也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9 09:33:28

也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和探索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和客观需要。

【关键词】 实验教学;能力;创新;课堂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知识体系是通过实践发现和实验检验而逐步产生建立起来的,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直观、形象的实验教学,高度浓缩地展示了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认识和掌握某一知识、原理,并为掌握其他知识奠定基础。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演示实验是其它形式实验的先导,它不仅极具趣味性和探索性,对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非常直观,易于学生观察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能为学生建立抽象的物理概念营造情景,让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协调并用,把枯燥的概念、规律与有趣的实验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倍深,从而由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这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对于学生接受所学知识大有益处。例如:“瓶吞鸡蛋”、“冷水浇开水”、“筷子提米”等等,这些反常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兴趣盎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在这样的知识渴求中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去,他们思维活跃,教师稍加点拨,适时总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强化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改的重要精神,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动脑才更有利于掌握知识,动手能力的高低能决定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一方面,所有的学生实验全部要求在实验室中让学生独立完成,只有这样,在分组实验中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一起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对实验原理、各部分器材的作用才会有较深的理解,并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在小组交流、分析论证数据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并逐步学会用物理术语来解释现象。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突出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加深印象,更为深刻地感受实验过程,更好地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同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例如:在学气压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覆杯实验”,这样印象更深刻,学生更易接受。

三、拓展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在教材现有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例如:学气压和流体压强知识后,对书本内容可进行重组和反问:“瓶吞鸡蛋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那么,怎样把鸡蛋完好无损地取出来呢?”由“吞蛋”到“取蛋”,反其道而行之,学生兴趣倍增,他们会很快想到增大瓶内气压或减小瓶外气压,这时教师再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给予必要的引导,激发学生继续发散思维并大胆猜想,制定出最佳实验方案并鼓励学生亲自验证。经常性地在教学中开展一些这样的小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启发诱导入手,让学生敢于动手,再到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实践,敢于创新,逐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精神,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

四、丰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科学观

为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教师利用生活中现有条件,精心设计一些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及课外有趣的实验都搬到第二课堂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如:纸锅烧水、小电动机模型、冰透镜、小纸人跳舞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适当地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考意识,让学生养成爱思考、善实践的好习惯,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主动探索的科学素养。

正如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所说:“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面对“枯燥难学”的物理,教师要用好“实验”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通向科学殿堂的大门,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亲身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感受科学的魅力,让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创新人才。

上一篇:熟悉如何陌生“化” 下一篇:初三英语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