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9 09:30:26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主要涉及领域;其次从银行的信贷业务、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最后,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它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便捷性。无需到银行营业网点,客户只需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或电脑设备,就可以轻松完成资金的划转和信贷,互联网金融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这种便捷性是它最大的特点。(2)普惠性。传统金融服务大都只针对中高端收入群体或大型企业,而互联网金融凭借互联网作为渠道,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了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使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3)风险性。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信用风险大,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尚不完善,因为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所有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二是网络安全风险大,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二、互联网金融主要涉及领域

(一)第三方支付。根据2010年央行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的定义,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2010年至今,央行一共了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持牌单位共计269家。目前第三方支付已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综合支付工具,2014年,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2%,其中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924.7亿元,同比增长391.3%。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运营模式可以归为两种,一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包括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拉卡拉等。二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依托于自有电商网站,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二)P2P网贷。P2P(Peer-to-Peer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网贷平台数量近两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与银行贷款相比,网络借贷的特点是:信息搜集和处理效率更高、业务流程更简便、突破了传统的“重担保”风险控制手段。

(三)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使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控方面有的放矢。

(四)众筹模式。众筹即大众筹资,指通过互联网方式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以实物、服务或股权等为回报募集资金的模式,参与方包括筹资人、平台运营方和投资人,按项目回报方式分为股权众筹、奖励众筹、公益众筹和债权众筹四种方式,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具有贷款金额大、需要抵押物、周期长、手续烦索等特点,面向的客户是大中型企业。而互联网金融贷款流程简化、贷款时间短、贷款种类多样性,在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人贷款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阿里小贷已经搭建了分别面向阿里巴巴B2B平台小微企业的阿里贷款,和面向淘宝、天猫平台上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的淘宝贷款,推出了淘宝(天猫)信用贷款、淘宝(天猫)订单贷款、阿里信用贷款等微贷产品。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影响很大,分流了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以阿里巴巴为例,2013年6月阿里开通余额宝,这是支付宝打造的余额增值服务,把钱转入余额宝即购买了由天弘基金提供的货币基金,可获得收益,而且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购支付,灵活提取。余额宝一经推出即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2015年4月,数据显示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一季度规模再增1327.88亿元,达7117.24亿元,已经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形成了分流和竞争,其威胁不容小觑。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一是直接冲击银行卡结算、收付等结算业务。与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价格更低,绝大部分普通会员都是免费使用,并且具有延迟支付功能,所以更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收和喜爱。二是逐步向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渗透。2013年证监会新版《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明确扩大基金销售机构类型,使第三方支付渗透到基金销售行业。在保险领域,2015年4月20日,保监会批复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宝付通,而在此之前,中国平安、安邦保险、合众人寿等公司通过直接收购、间接持股、大股东控股等不同方式已经设立了“关联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至此,第三方支付依靠明显的价格优势,通过基金、保险等业务与银行传统、理财业务进行竞争。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这种合作表现在:一是技术上的合作。商业银行是个高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产业,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出更多的适合本银行的软件系统。二是客户信息共享的合作。互联网科技企业掌握着大量小微企业的销售、信用等宝贵信息,商业银行应主动与其合作,为资质良好的小微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三是打造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商业银行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共建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扩大自己在小微信贷的市场份额。

(二)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效率。首先要细分客户类型,根据不同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目标,重整业务流程,高效配置资源,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和业务联盟,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最后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客户的参与和体验程度,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加强网络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虽有着信用度高、风险低、企业客户群庞大的特点,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强网络银行的发展,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

(四)重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互联网金融需要既熟悉金融业务,又精通新技术运用的人才,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人才队伍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IT金融复合型人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新员工招聘时向复合型人才倾斜,更应该在工作中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需求的人才,打造自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章连标,杨小渊.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 浙江金融;2013(10)

[2]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 现代金融 ,2013(4).

上一篇:湘西吉首,鼓舞世界 下一篇:童心教育:为教育的真正意义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