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种方法

时间:2022-09-29 07:48:40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种方法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浅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方法。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根据课文内容来续写、续写童话故事、辩论、情景作文、焦点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一次单元测试,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答着题,有一位同学一阵急促的咳嗽后吐了一地。呕吐的气味传变了教室,同学们都揪起了小鼻子。我问:“谁愿意帮他收拾一下。”同学们都没有反映。我想现在的孩子太缺少彼此之间的关爱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情景呀。于是我借此机会把试卷中的作文改为这件事自己拟题。并且,要在闻到气味和老师要同学帮助收拾处加上心理描写,要写真情实感。有的同学写到“我把鼻子捂地紧紧地,生怕气味钻进我的身体里;我的心怦怦只跳,并念叨着,可千万别叫到我;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应该帮助他,我不应该这样自私等等。”学生的内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如:班级优秀作文展览,鼓励冒尖生;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送小红花;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2)创办以班级为单位作文书《小荷才露尖尖脚》,把每次习作后的优秀作文搜集其中。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文被收入,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同时也会激起其他同学的写作的欲望。

三、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仔细观察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生活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每天往返于家庭、学校的路上,只要仔细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的荒地建成了栋栋洋房,还有一根鱼刺、一场游戏,都是学作的素材。我经常根据每天发生的小事作为题目如《花开了》、《她哭了》、《玻璃被打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小事就是素材。同时也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写。这样学生就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习作中不会为材料发愁了。

2、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胡富强曾经说过:“阅读教学应十分关注学生读和写两个方面素养的提高。每教一篇课文,都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感悟文章的语言技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习作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索溪峪的“野“》时,本文采用了先概述,再具体描写。在教学时我抓住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写一写《家乡的美》并且用上总分的写作方法,还要用上一些修辞。一堂课后,家乡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的面前。通过仿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作者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有趣的事来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就可以让学生学习一物多事例的习作方法。

四、重视作文评改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笔学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

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在作文评价时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①、圈画法。学生写了一些好句子,用了一个非常精确的词语,我扑捉到后,立即用红笔画上波浪线,圈上圈,在旁边写上“此处写得好”“这个词用得妙”等鼓励性的话。②、商量法。对写得不好的作文,不能一棍子打死,如某处写的不具体,就写上“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吗?能再写得清楚一些吗?”对于某个词用得不恰当的情况的我不轻易画去,而是写上“你能换一个词来更准确地表达吗”。对多余的段落,我写上“如果不要这一段话文章会起变化吗”……③、高分法。一个醒目的赞词,一个鲜红的高分,往往是学困生转变的里程碑。对于学困生的作文,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找“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我即鼓励道“此处可得xx分”作文稍有进步,我就下批语鼓励他“你的作文并不赖嘛,老师相信你下次作文会写得更好”!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也一定能克服学生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