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

时间:2022-09-29 07:21:37

农信社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

有人认为,农信社经营规模小,所需资本金少,无需引进战略投资者。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前,农信社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必要,而且很迫切。

首先,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迫切需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信社长期存在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这是农信社改革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在新一轮改革中,如果股权设置不够科学,增资扩股后股权过于分散的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变,依然是一如继往人均入股几百元、几千元,所有者依然不关心农信社的经营状况,农信社依然由内部人控制,那又何谈改革的成效?而通过市场化的增资扩股,大量吸引新的投资者,尤其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借助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成功的经营管理理念,改善农信社资本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使改革后的农信社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

其次,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农信社补充资本金的有效途径。农信社增资扩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农信社认识偏差、操之过急,当地民众经济实力有限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投资入股者的限定过严。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规定:“农村合作银行股金中……单个法人及其关联企业持股总和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是按“不得超过总股本的5%”掌握的。这样,就使很多有意入大股的潜在战略投资者入股兴趣降低,甚至打消入股念头,从而人为加大了农信社增资扩股的难度。

合法规范的增资扩股是改革成功的基石。倡导农信社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有效解决增资扩股的难题,加速农信社改革进程。

第三,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农信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现实选择。不良贷款比例高,资本充足率低,盈利能力差,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是农信社现状的真实写照。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内在目标,就是要使农信社成为合格的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一方面,必须对社会负责,确保稳健经营,避免因经营不善出现风险而带来社会动荡;另一方面,必须对股东负责,确保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增长潜力,定期给股东以投资回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切实提高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水平。

当前,国内银行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有限,农信社的薪酬激励机制也缺乏吸引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既可充实农信社资本金,又能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经过市场检验的先进理念嫁接到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实现农信社经营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这或许是现实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第四,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农信社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性的客观需要。有资格成为农信社战略投资者的企业法人,必然是经过了激烈市场竞争检验的行业佼佼者,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驾驭复杂竞争局势的致胜“绝招”。让他们成为农信社的战略投资者,拥有较大的决策权,无形中实现了决策层、经营层的优化配置,自然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

笔者认为,在确保符合《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和银行业监管当局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按照信用社发展的不同程度,适合农信社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大致有三类:当地的优质民营企业,合格的国内投资机构,合格的境外金融机构。

农信社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将形成由战略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内部员工三大类股东共同构成的股东队伍。战略投资者及普通投资者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它们会联手抵制非市场行为,提高农信社法人治理能力,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在发展战略抉择上,战略投资者与内部员工会着重考虑农信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联手对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进行牵制,有利于农信社稳健经营。(摘自2005年3月3日《国际金融报》)

上一篇:县级监管办履职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下一篇:切实强化基层银行的现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