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9-29 07:14:58

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大中小学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当前,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而缺少在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这已经成为制约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据科技部统计,2002-2006年,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有112人入选,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下属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9073名科学家中,我国仅有206人,占2.3%。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人,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24人。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

从国际权威科学院外国会员人数的国别排序来看,我国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若干中等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印度。1980年到2002年间获得诺贝尔奖、鲁斯卡奖、伽德纳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这八项国际科技大奖的科学家中,鲜有中国国籍的科学家。

为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很有必要。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一半是结论,一半是问题,问到了教育的要害之处、关键之处,虽然指向的是大学,但从深层次分析,也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问责。

培养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大中小学担负着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需要打破现行教育体系各阶段的功能分割,促进大中小学相互沟通、有效衔接、整体推进。

有研究表明,幼儿就有创新能力的萌芽,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和培养。小学生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且以独创性为特色。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着创新能力,并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可以说,青年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应注重以创新为重点的核心能力的培养,这种核心能力培养主要涵盖数学与科学教育、语言尤其是外语学习、职业和技术教育、信息通信技术与教育。这种核心能力决定了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方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着力于有先天创新潜质优势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侧重创新意识培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普通高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学术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建设多元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实践,研究开发大学选修课程,有条件的高中要因地制宜地和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建立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

高等学校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探索建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大学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二、认识创新人才的特质和成长规律是大中小学面临的共同课题

深入研究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有效识别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创新人才需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潜力,同时其个性又要能够自由独立的发展,既立足于现实的发展,又面向未来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有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具有创新意识、储备多元知识;第二,创新精神与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第三,创新能力与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第四,国际深层交流、对话、沟通等能力。

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特质由三个维度组成,即人格维度(进取和奉献的抱负、包容和合作的品格、反思和坚毅的情操等),心理维度(争辩和探究的个性、动手和实践的习惯、求新和超越的心态等),能力维度(发现和质疑的思维、厚实和宽广的学识、演绎和概括的能力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创新取向的文化特征的核心是宽松、民主、和谐。但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一是有远大的志向;二是有广泛的兴趣;三是乐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四是有顽强的意志;五是有较好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的性格。

创新人才成长的外在条件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在家庭中有较宽松的环境;二是在中学时期基本上都有一个脱颖而出的机遇;三是在大学时期往往都遇到了一个好的导师,这些导师对其后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四是往往得到过比较有力的资助。

创新人才在校期间,往往具有潜在性和复杂性,因此识别创新人才需要多元视角、长期跟踪、全面分析,筛选出具有学术、管理、教学和社交潜质的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应当是“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予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三、协同创新是大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全国形成了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点:1.大中小学科研机构一条龙培养模式;2.中学和大学、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模式;3.学术型高色模式;4.超常教育模式;5.中学和国际高校合作模式;6.国际高中模式;7.政府推动的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对拔尖创新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在这方面,许多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它们见识早、动手快、措施实。美国早在1978年就通过了《天才儿童教育法》;德国于1985年在联邦政府设置天才教育署;新加坡1983年推出了“天才班计划”,以色列在1973年成立了“天才儿童中心”……这些国家的教育模式是以理性的启蒙为主,知识观是以永恒的真理为主,教学观是以探究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是以思辨讨论为主,学习态度是以鼓励挑战权威为主,这种方式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有很多优势。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经验,我们应予以充分重视。

四、促进大中小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建议

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方法是完善创新人才选拔体系。

1.优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第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每个学生都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创新人才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第二,树立科学用人观。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人才以用为主:一是需要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二是应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高学历和人才高消费的倾向。

2.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

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特色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的成长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兴趣和需求。解决兴趣问题就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解决需求问题,一是学科专业结构要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二是人才培养过程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抗压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倾听和收集信息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由注重传承的教育转向注重创新的教育,由注重选拔的教育转向注重选择的教育,由注重文本的教育转向注重实践的教育,由注重灌输的教育转向注重启发的教育。

3.开辟包容创新人才的绿色通道

通过对“诺贝尔奖”现象的分析发现,近年来诺贝尔奖得主很少有前几名的学业成绩。如2012年医学奖得主英国的约翰・格登在中学时理科成绩全班垫底,曾被老师称为“笨得完全不应该学自然科学”。许多案例表明,人才的成长和成功与学历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很多杰出人才是在某方面有特长而不是全才,几十年前之所以华罗庚、钱伟长这些人能够入学,是因为录取他们的人敢于赏识他们,敢于选择有特长的人。

现在用总分评价的方法并不公平,而是为了操作简便。多年来,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基本上还是一考定终身。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教育为考试服务;美国学校对学生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考试为教育服务。因此,评价应该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上来。创新人才需要特殊的成长通道,如实行“一制三化”的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让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过程,尽早参与重大项目。抓住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这个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建立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

4.打通阻碍创新人才系统培养的学段壁垒

长期以来出现一个反常现象,即中学生严进严出,学习负担过重;大学生严进宽出,学习负担相对较轻。这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恰恰相反。而这源于我国教育界存在的一种错误观点:中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打好基础,创造力的培养是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的任务。在培养方式上普遍存在着学生记的多,思的少;做题多,分析少;注重知识教学,忽视思维方法的训练;强调复杂、繁琐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兴趣、选择、判断等。

高中改革仅限高中系统,无论如何难免“应试教育”;大学改革仅限大学系统,无论如何难免生源大战。双方难以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达成共识和形成合力。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破教育体系各阶段之间的分割。通过多模式合作的方式,将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向中学延伸,将与中学的合作从简单的生源输送提升到与中学联合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可以通过成立“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资源中心”,构建适合我国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并在教育部至各省市的教育厅(教委),设专人管理、规划这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在全国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并建立一个多样化、全方位、分层次、广辐型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提前的举措包括:以延伸教育创新理念为根本,构建多样化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以学生志趣为导向,打造全方位创新素养课程体系;以发挥各中学特色为主旨,开展分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以早期培养基地为依托,发挥广辐型创新人才培养引领作用。使大学和中学更好地衔接,将早期选拔变成早期联合培养。大学与高中在课程和教材方面要打通,学校之间要联合,国家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研究,建立网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

5.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我们都落后于发达国家。一些错误的教育文化观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幼儿园“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文化观抹杀了孩子的天性、童心;小学“听话”的教育文化观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个性;中学“训练”的教育文化观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志向;大学“浮躁”的教育文化观抹杀了学生的学术探究精神。教育评价―刀切、标准化、齐步走,造成千校一面,万人同语。

完善创新人才选拔体系。学校如何科学选拔人才,一个是选拔标准问题,如果所有学校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这把尺子又主要侧重知识而忽视能力,就谈不上科学选拔;另一个是选拔方式问题,如果学校不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和培养要求体现选才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也谈不上科学选拔。适宜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选拔体系应该是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自行测评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也是推进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高校自主选拔,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凡是通过高考能实现考查目的的,就没有必要通过自主考核再去做,选拔的标准、方式、过程都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也鼓励大胆引进国外学校的成熟做法。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育人是基础,能力建设是核心,人格养成是根本。创新人才培养并非只依赖于开设某些课程,而是要体现一种精神的培养,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人才培养并非只是培养学生的某些能力,而是要培养一种品质,并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只是一种理性说教,而要增强一种感性的体验,通过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使之得以升华;创新人才培养并非仅仅面向学生,教师自身必须身体力行。高考被超越了以后,不再“戴着镣铐跳舞”,将面临六大挑战,即从关注高考到关注学校的观念革命,从千校一面的课程到融通中学和大学,从文理分科到融通文科和理科的课程革命,从习题解答教学到真正的问题解决的教学革命,从传统的评价到综合评价的评价革命,从部门管理模式到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革命。这当中要强调兴趣、思想、价值观三大着力点。

要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建立规定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行均衡分班与按程度、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逐级递进与跳级、跳科、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法,实施考试成绩与特长认定(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特长培养体系,组织学生参与跨国合作项目研究与学习,培养和造就一支富有创新性的教师队伍。

培养创新人才,政府是主导,学校是基础,教师是关键,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研究,摆正冒尖与拔尖、个人和整体、公平与质量、精英与大众、学术与应用的关系,加强大中小学的协同创新,整体构建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自行测评等“多位一体”的创新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加快培养各类创新人才,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武汉纺织大学教育研究中心)

(摘自《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上一篇:流动儿童数学学习品质的养成 下一篇:解析“新数学课”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