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9-29 07:10:45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为了使中学生能对体育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我试图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对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进行阐述.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生存质量更加取决于个人实力.如何提高人的竞争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此,培养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分析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以下观点:一、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二、兴趣的培养.三、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价值观.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互相学习.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培养时代精神

1.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特点

1.1具有广泛性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初中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关心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级之间的各种比赛,对于学校及社会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许多初中生也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扩大他们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转移到课堂学习中去.

1.2具有更大的选择性

初中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争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健身操、球类、跳绳及某些田径项目等.

1.3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初中生逐渐对一些动作较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的教材产生兴趣.在学习技术动作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而且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知其所以然,这样,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深刻.

1.4高中生对体育的兴趣具有连续性

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小学、初中阶段便有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

2.兴趣的培养

2.1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如果对自己学习的意义不明白,自然不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使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每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目的,以及这些知识技能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唤起他们的间接兴趣.

2.2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例如在体操练习时,使学生建立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及动作完美所引起审美的情绪.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表演,如各种球赛、健美比赛、开幕式、闭幕式等.同时,体育老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利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爱好.既能达到教育功能,又有强烈的审美作用,从而获得特殊的教育意义.

2.3注意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体育课的组成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不断改变内容方法,允许学生个性发展和爱好的选择.凡是优秀的体育教师都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和各种教法手段(对比法、比赛、游戏法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十字接力跑比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课中出现新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就会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这种心理就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兴趣.

2.4在运动实践中培养兴趣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使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既有直接兴趣,又有间接兴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地安排教材内容.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想的效果,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培养对运动项目的广阔兴趣,克服片面发展,防止兴趣主义.随着年级升高或对某些专项兴趣的出现.再逐渐引导学生培养对一定项目的中心兴趣.此外,提供必要的设备,请便学生锻炼,使其在体育课之外也有活动的机会,从而在直接进行的运动中,培养了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奠定了基础.要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保护,特别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因为学生一旦发生对运动的恐惧情绪,就很难再培养出运动兴趣来了.

2.5运用榜样激励法来培养兴趣

利用本校及周围的典型事例和人物作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榜样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又富有模仿性,爱效仿父母、师长,爱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成功的体育人物,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体育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

2.6重视反馈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成效,纠正错误技术动作以及完成质量好坏等,都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会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可以激起克服缺点的决心.

3.体现时代精神新课程的价值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若只停留在关注传授知识的效果上,显然是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理解课堂教学效率,必然涉及到两个因素: 一是课堂教学效果,二是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时间成反比,与课堂教学效果成正比.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几点建议.

3.1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课堂教学效率观

作为一名体育与健康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实施渗透和综合的开放性教学.它包括多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验的开放性,课外活动的开放性.前几个方面是为最后一个问题做基础的.通过探究学习,例如:篮球课把知识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及创新等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以及团结协作精神.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只要增强了效率观念,强化了效率意识,就能克服教和学不讲效率的做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3.2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题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他,随时随地、自觉不自觉的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甚至会使他忘记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研究它,以达到清楚的理解.而激发学生的重要前提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丰富的大自然的优化组合,因此,教师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如挂图、实物、实验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实物投影、幻灯片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课堂教学内容也应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教材基本知识条理性强,并且仅课内知识是有限的,而全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不等的.这就向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各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析不同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尤其是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相差程度的大小,以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更经济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因材施教,力求所有学生都达到最佳的受益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通过课堂指导,课堂练习等来控制和掌握.一般来讲,只有当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算是比较高的.

3.3促进教和学的相互适应,提高教和学的”转化率”

教师主导的教学效率意识是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只要教师的方法得当,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各种认知本领,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创造出业绩.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远远好于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大讲特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讲、自练,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为完成知识的传授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发展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去要求学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激发学生的需要和设置的诱因,对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认识.

上一篇:班主任促进学生成长之我见 下一篇:浅析如何有效引导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