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合作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9 06:26:42

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合作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各类数字出版机构对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视角对数字出版机构进行划分,探讨了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各类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策略,为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链;图书馆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1.002

〔中图分类号〕G25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1-0008-04

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数字出版机构正在从资源、用户、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与图书馆展开竞争,同时,出版资源的数字化也推动了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学术、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无论是图书馆还是数字出版机构都希望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数字出版产业链及其结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数字出版产业是否成熟的重要表现[1]。数字出版产业链是指由各类数字出版关联企业所组成的数字出版机构联盟,联盟之中的各企业以数字出版价值链为基础的,互相之间具有追加价值关系。由此可见,数字出版产业链是由各类独立发展却又相互联系的数字出版机构组成,各类数字出版机构在产业链条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了数字出版的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结构可以分成上、中、下游3个部分。位于产业链上游的是数字资源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游包括的整合数字内容资源的平台商和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数字产品和终端的销售商位于产业链的下游[2]。

2 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数字出版机构的类型与传统出版机构的界定和组成相比,数字出版机构类型多样、范围广泛。笔者认为,凡是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数字出版产业有关联,就可以被界定为数字出版机构。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角度,可以将众多的数字出版机构划分为内容提供商、平台运营商、技术开发商和终端分销商。

2.1 内容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是数字出版产业中的核心机构,其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位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上游。这类数字出版机构主要是通过销售数字化内容来获得赢利。因为出版的价值最终是通过出版物的内容来实现的,所以数字内容资源是各类数字出版机构的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其实作者是最基本的数字内容提供者,但因其影响力有限,且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出版机构实现数字化出版,所以本文中的数字内容提供商主要包括:经过数字化转型后的传统出版机构和为出版市场提供海量素材的网络原创文学。

2.2 平台运营商平台运营商构筑了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大量的数字内容资源整合到该平台上,并可以实现数字内容资源和服务的增值,最终以数据库的形式将数字化内容传递给下游的读者,便于读者检索、阅读和下载。平台运营商连接上游的内容提供商和下游的数字产品分销商以及最终的读者用户,处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中游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各类平台运营商主要是通过收费下载阅读和网站广告来获得赢利。目前,发展比较好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数字化期刊群,例如中国知网、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等;二是网络原创文学平台,如盛大文学;三是手机阅读平台,如: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四是综合类门户网站平台,如新浪网。

3 技术开发商技术开发商引领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正是这些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的机构率先开展了数字出版的实践,事实上,这类技术开发商成为早期数字出版的王者,例如亚马逊、谷歌等。技术开发商通过数字技术、版权技术、信息技术、技术人才输出等方式参与数字出版,是最早涉足数字出版领域的力量之一。数字出版离不开技术,理论上来看,技术开发商位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游,通过技术,将上游的数字化资源传递给下游的用户。但技术开发商又不仅局限于产业链中游,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中都可以看到技术开发商的身影,例如方正公司就定位于提供数字出版技术解决方案,其面向的是整个数字出版产业。上游的内容提供商、中游的平台运营商、下游的终端分销商都离不开技术开发商的支持,同时,它们中的很多机构本身就是技术开发商。

2.4 终端分销商终端分销商位于出版产业链下游,通过终端分销商将最终的数字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终端分销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数字终端设备制造商;另一类是数字产品经销商。数字终端设备制造商同时又是典型的基于技术的数字出版机构,通过制造和销售数字阅读设备获得收益。读者一定要借助一定的数字阅读设备才能阅读使用数字内容资源。数字产品经销商直接销售电子书等数字出版物,例如网上书店。从图书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以将图书馆可以看做是数字产品经销商。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出版机构已经不满足于仅局限在技术、内容或平台领域的单一发展,纷纷在数字出版产业链条上拓展新的业务,努力向实现集技术、平台、内容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出版综合运营商迈进。

3 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3.1 数字化阅读的需要数字化的阅读环境引导读者阅读观念的变化,读者的阅读动态又影响着出版机构和图书馆业务开展。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资源和服务存在着交叉重复的问题,但同时又各具优势。因此,两者应该相互沟通,有效解决数字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数字出版应该吸收图书馆领域专业信息理论对数字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处理,实现可以分类,标引,检索数字内容,实现内容的分类提取和主题划分,根据读者的要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服务。图书馆要跟上数字出版的步伐,必须更新理论观念和管理方式,适应数字化发展。

3.2 统一技术标准的需要目前,在数字出版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现象,各类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由于使用的标准不同,其生产的数字产品格式多样[3]。数字化格式的不统一给信息的存储和转化带来了很多不便,对数字市场的推广,业务的开展增加了负担。解决文档格式不统一、文档转换、版式标准化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作支撑,更需要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在使用阅读软件和阅读器问题上达成共识,推出一种互相兼容,统一的行业标准。通过合作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还需要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行业的共同努力。

3.3 数字版权保护的需要数字图书馆资料的下载、拷贝、设置动态链接、数据库建设方面容易涉及侵害到版权人利益。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没有过多的能力与作者进行版权交易。如果读者每次阅读或下载网上传播的数字化作品都要向版权所有者付费,图书馆数字化的代价将十分艰巨。图书馆依靠法律途径解决版权问题,并不能完全避免侵权情况的产生。版权保护的不能单靠数字出版机构也不能单靠图书馆,只有在利益的天平上找到两者合作的制衡点,双方各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4]。数字出版机构利用丰富的版权经验,与图书馆一起承担版权保护的任务,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版权问题解决方法和指引。

4 产业链视角下的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策略 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进并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广泛共享,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的一些竞争和矛盾,可以通过一定的合作模式得到缓解,最终使两者走上协同创新的合作发展之路。对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机构,内容提供商、平台运营商、技术开发商和终端分销商因各自拥有的优势资源不同,分别分析图书馆与之合作的对策。

4.1 内容提供商与图书馆的合作

4.1.1 数字内容的馆配供给数字环境下,数字内容提供商与图书馆的合作仍然应该以数字内容资源的馆配供给为主[5],主要是电子书。通过合作,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销售直接增加收入,图书馆从内容提供商那里直接获得了大量的数字资源。尽管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借阅的电子书可能会对出版机构的电子书销售业绩产生不利,使得美国六大出版商中的4家不向图书馆提供电子书,但是兰登书屋(Random House)还是坚持与图书馆开展电子书合作,哈利·波特官方网站也明确表示会支持图书馆建设,用户可以从图书馆的界面上找到和阅读哈利·波特的电子书和有声图书[6]。同时,由于数字内容提供商在资源上占据优势,还可以主动选择图书馆的类型和合作方式等。其实,图书馆也可以主导一些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方式,例如,在数字图书馆中开设新书推介专栏,主动向读者推荐优秀的数字出版物,相信内容提供商对此一定是持支持态度的。

4.1.2 相关业务数据的共享内容提供商类的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在各自开展业务的同时,必然掌握与自身业务相关的一些基本数据,两者之间可以开展这些基本数据的共享合作。内容提供商可借助自己对市场动向、出版前沿信息等方面资源优势,向图书馆提供参考数据,以便于图书馆更好地调整馆藏结构,提高服务效率。反之,图书馆也可将读者借阅与读者对数字内容资源的需求情况的相关数据提供给数字出版机构,以便内容提供商及时调整出版选题和数字资源类型。通过调研数据的共享,可以使双方更好地调整业务、开展数字出版服务,并节省双方的时间和成本。

4.2 平台运营商与图书馆的合作

4.2.1 签订平台互惠协议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游的平台运营商与图书馆的合作实践广泛,在合作之初,签订双方或多方的平台互惠协议显得尤为重要,共同协商制定出的互惠协议,例如,2012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与曼哈顿图书馆等达成协议,将通过大学出版社学术在线平台(University Press Scholarship Online,简称UPSO)传播学术图书内容。该协议规定,两个机构的所有附属机构将有权使用和访问2012年所有新加入到UPSO的内容[7]。可以对参与各方起到促进和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会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

4.2.2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成为数字出版领域的平台运营商,已经成为很多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它们纷纷利用各自的优势构建的数字资源平台,以抢夺读者和数字资源。例如,2012年哈尔滨报业集团与哈尔滨市图书馆合作建立了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平台内百万种书目信息和全文资料的共享[8]。但目前我国各平台运营商之间缺少有效地沟通,平台重复建设,平台之间数字资源交流不畅,影响了平台的发展和数字资源的共享。若要数字出版长期可持续发展,平台建设必不可少。平台运营商应该和图书馆共同合作,共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数字平台,图书馆在合作中应发挥自己在数字资源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指导平台构建。

4.3 技术开发商与图书馆的合作

4.3.1 各类数字出版技术合作图书馆的运作需要各类数字出版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而图书馆在技术维护方面显然不占优势,因此需要通过合作,技术开发商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包括数字传输技术、数字复制技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技术、数字标准格式转化技术、数字兼容技术、数字资源访问技术、数字内容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DRM技术等。另外,自助出版的发展让图书馆开发出版特色馆藏资源成为可能,双方还可在自助出版领域展开合作。自助出版技术开发商也愿意帮助图书馆,例如美国自助出版商Smashwords凭借其自助出版技术,随时准备为全球公共图书馆提供技术支持,以帮助他们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建立社区型自助出版[9]。

4.3.2 开展数字出版技能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基于技术的数字出版机构还可以在数字技术培训方面与图书馆开展合作。通过定期技术培训课程,可以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了解数字出版技术,从而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开展数字出版服务。还可以借助图书馆平台,面向读者进行数字出版产品使用方面的技能培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获取数字出版资源。

4.4 终端分销商与图书馆的合作

4.4.1 数字产品经销商与图书馆的合作通过数字产品经销商,数字产品最终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网络书店是数字产品的主要经销商。从网络书店购买图书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消费者,还可以有图书馆,图书馆不仅从内容提供商处采购数字资源,也可以成为数字产品经销商的合作伙伴。数字产品经销商可以凭借其增值吸引图书馆成为其固定的客户资源,与图书馆展开合作。例如亚马逊通过其自助出版平台吸引了大量的作者,拥有了独有的数字资源,与其开展合作,对图书馆来说显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数字资源。另外,因为读者可以从图书馆直接获取数字产品,所以我们可以将图书馆看作是特殊的数字产品经销商,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已经和数字产品经销商很好地融为一体。

4.4.2 终端设备制造商与图书馆的合作读者阅读数字产品,必须借助一定的终端设备,早期终端阅读设备制造商凭借其产品抢占了大量的读者资源。内容提供商和平台提供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阅读设备,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辞海阅读器、盛大文学的Bambook等。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在以“内容为王”的出版业中,终端设备制造商由于缺少数字资源,其生存越来越困难。在此危机下,终端设备制造商开始寻求与拥有内容资源的数字出版机构合作,图书馆已经成为合作的新目标。例如,汉王科技已经与众多高校图书馆合作,借助其出品的电子书阅读器,开展电子书阅读器借阅服务[10],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图书馆也愿意借助这样的合作开展自己的移动图书馆业务。

参考文献

[1]张晋升,杜蕾.数字出版产业链融合的价值和路径[J].中国出版,2010,(16):44-46.

[2]曾元祥,余世英,方卿.论数字出版产业链主体及其功能定位[J].出版科学,2013,(3):85-89.

[3]盖红波.从数字出版到数字图书馆的有效对接[J].图书馆建设,2007,(5):20-23.

[4]张丽媛.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合作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汪雪莲.试论图书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J].图书馆杂志,2005,(10):16-19.

[6]Laura Hazard Owen.出版商在电子书进图书馆问题上分歧不小[EB].http:∥/digital/2012/0302/181949.shtml.

[7]陆静.牛津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就纸本书与数字资源达成创新性协议[EB].http:∥/article/48022/.

[8]哈市图书馆开通公益平台,240万种图书免费阅读下载[EB].http:∥/article/36631/.

[9]丛挺编译.图书馆为何也能在自助出版中扮演重要角色?[EB].http:∥/article/61844/.

[10]木岩.电子书联姻图书馆的市场新机遇[N].中国文化报,2013-05-24.

上一篇:基于SNS的图书馆信息承载策略研究 下一篇:重点学科本科生与其他学院学生的阅读需求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