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 科学管理

时间:2022-09-29 06:23:26

创新理念 科学管理

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建校于1951年。学校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实行初中部和小学部教学管理分设并平行竞争发展的内部机制。随着不断发展,这所有着60年发展史的学校正以她崭新、昂扬的校园风貌迎接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学校在各项管理机制上锐意创新,大胆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管理办法,这就是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组织纪律与组织照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民主与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据校长汪伟彪介绍,2008年下半年以来,学校将以往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进行了整理、汇编,形成了系统的细则规定,其中包括《学校管理制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教学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管理办法》等十八项制度,内容涉及到了学校政务财务管理、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等机制,以及学困生、边缘生、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培养及帮扶机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一方面使具体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则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的积极性。

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在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人文关怀的精神注入让依法治校更具人性化。事实证明,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依靠科学的管理。近几年,该校在管理制度上的探索使学校在管理水平上向前迈了一大步。在搞好校园制度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足文章。

如何创造一种环境,营造一种氛围,培育一片土壤,让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呢?汪伟彪校长介绍说,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学校不但消除了校园脏乱差的现象,而且还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绿化建设、植树种花、设置盆景。“这样,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改善,取得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赞扬。”汪伟彪说。

同时,学校制作了一大批富有教育意义的标语牌,悬挂在教学楼墙壁、走廊等处,其内容涉及学生的日常行为、品德修养、文化学习、人文积淀等。学校还组织教师在校墙上画出文化墙,以富含哲理的漫画教育学生应该如何做人;在新旧教学楼的台阶上张贴名言警句及国学经典语句,学生每天在充满文化氛围的台阶上行走,其人格修养每天都能得到陶冶。细节之处,无不体现出学校的良苦用心。

说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校长汪伟彪感到最为满意的是学校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是,通过思考和探索,我们较为理想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汪伟彪说。

由于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地处山区,经济落后,为了生计,每年都有很多家长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子女或由爷爷奶奶照看,或由亲戚看管。这些孩子由于缺少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及家长的爱护,往往性格孤僻,在学习上自律能力较差。为此,学校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和亲情视频聊天室,由高菲菲老师、秦博老师做辅导员,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是留守儿童的家长,还特意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有意义的活动,给他们创造与学生交流和展现自我的平台。

“让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

如何提高普及程度,做到让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依法保障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在控辍保学的过程中,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做出了很多努力,发生过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该校小学部六年级的丁勇是一个性格孤僻的男孩,这与他所成长的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差,常常为了小事吵架,这让本来就内向的丁勇从此有了心理阴影。在学校,为了一些小错误,年少的他慢慢地学会了撒谎,学会了逃课,成了同学们眼中的“问题少年”。

当班里的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经过商量,他们采取家访的形式,和丁勇的父母作了长时间的交谈。起初,孩子的父亲难以启齿,在经过老师的启发后,向老师说明了缘由。原来,他们夫妻俩争吵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缺钱成了导火索。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教师耐心地劝说孩子的父亲,让其保证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影响孩子的发展。父亲听了老师的劝说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渐渐地,丁勇的家人变得和气起来了,而丁勇也从和睦的家庭气氛中找回了自信,开始回归到正常学习、生活的轨道上来。

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汪伟彪校长介绍说,挽回每一个迷失的孩子,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现如今,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引发辍学的原因有很多。其原因可归结为这样几点。首先,由于这几年天旱,农作物收成不好,导致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而学生由于年龄尚小,面对外界的诱惑没有抵抗力,当他们看到别人外出打工回来,穿得好、吃得好时,心里就会产生羡慕,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其次,家长方面施加的压力。孩子学习差,家长也会觉得他们高考无望,这时,由于家长对孩子上学的意识薄弱,他们就劝孩子放弃学业,趁着年轻外出打工。学生有时也只能遵照家长的意愿放弃学业,从此踏上打工之路。”汪伟彪说,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农村学生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针对这种现状,谈及解决办法时,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教导处胡主任说,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家长的观念。很多家长观念落后,意识淡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而学生有时也不能违抗父命,所以家长观念的转变是关键。为此,该校积极开展了很多工作,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家长亲眼看看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亲眼目睹孩子在学校的快乐生活,这样家长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受教育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的学生后,要及时向教导处报告;发现学生第三天仍未上学,班主任应及时向教导处报告;发现第四天仍未上学,班主任应及时到教导处登记。

最后,要强化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很多学生容易受到外来打工人员的影响,主要是其自身的定力和意志力不够,加之他们年龄尚小,看问题往往片面,只是看到他们光彩的一面,却不思考其背后的艰辛。这时,就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想要跳出“农门”,就必须努力学习,想要将来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在今天付出辛勤的汗水。在经过多次这样的思想教育之后,面对各种诱惑时,学生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了。

教育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未来,教育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关心学生,让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问题。有了各项完善的管理制度后,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联合家庭、社会、学校三方之力,学生辍学将不再是问题。正如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一样,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索,才能将控辍保学工作真正做到位。而其中受益的,又岂止是学校呢?

上一篇:“超级中学”背后是教育资源失衡 下一篇:扶持规范促发展 提高质量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