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高中诗歌赏析教学的有效改革

时间:2022-09-29 05:50:18

如何实施高中诗歌赏析教学的有效改革

我国是古代诗歌的王国,从春秋战国开始,诗歌就在我国的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数千年来,无数诗人词人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留下的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广东高考诗歌赏析题型的重点内容分析

(1)在高考中设置诗歌赏析题型的作用及目的。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鉴赏优秀的诗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对诗歌的鉴赏就成了对传承诗歌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高考之中设置诗歌鉴赏这一题型,可以使诗歌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2)全国卷同广东卷试题内容的比较。在广东卷的高考试题中,第一题一般比较侧重对意境、场景、炼字、炼句的考察,第二题则倾向于考查学生诗歌的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而在全国卷中一般第一题就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等问题的考察,而第二题则一般侧重对诗歌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考察。

2.当前诗歌赏析常规教学现状阐述

(1)诗歌赏析对高中语文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诗歌鉴赏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一般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清晰明确;二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摆脱感性的束缚,向着理性发展;三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从零碎的知识点教学走向系统教学。

(2)当前诗歌赏析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现存的诗歌鉴赏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有时不但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束缚。首先,教学模式化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其次,应考模式改变了诗歌鉴赏课程的初衷,使学生对于诗歌鉴赏课程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最后,一部分教师的错误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产生了误导。

3.高中诗歌赏析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方案

(1)通过理论分析使学生找到诗歌规律。诗歌是诗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对现实生活、个人情感、景致物象等进行概括,并通过韵律优美的句子将其反映出来,展现诗人思维艺术和审美倾向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在已有的归类内进行独立的思考,对不同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同类诗歌把握其相似的思想内涵。例如,在粤教版语文必修一中,同时选取了《诗经》中的《氓》和《静女》,它们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同时表现了古代女子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但是不同的是《静女》一篇表现了恋爱的美好,《氓》却在后半段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引起读者的反思。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诗歌鉴赏知识性的教导,还要对学生进行诗歌理论性的教导。我国古代的诗歌理论虽然不如诗歌那样篇目多,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不朽的巨作,像《沧浪诗话》 《六一诗话》等都对诗歌进行了关键性的赏析,这些内容虽然不在高中诗歌教学和考试的范围内,但是对其理论进行简单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手法。

(2)通过大胆探索,强化课堂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课堂也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该通过大胆探索突破传统课堂理念的限制,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授与接收,而应加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使他们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甚至在课堂实践中完成自学。例如,在对《琵琶行》一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播放琵琶乐曲,还原当时的背景,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映衬下对诗中场景进行模拟,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思想倾向,再对学生模拟中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并对此次课堂教学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既使学生展现了自我,提高了自身素质,又完成了对本诗的学习,符合高效课堂的理论。

(3)通过品读鉴赏,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诗歌来源于现实,所以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教学,必须将学生引入社会背景。而对于社会背景的引入,一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诗歌的背景做细致的阐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再将社会现实反馈到诗歌中,把握诗人的创作心理。第二,在诗歌教学中引入诗人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加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一般情况下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如果不能对这复杂的情感进行全面的体悟,就会出现答题失误,所以必须在教学中介绍诗人的情感,并将其情感进行系统的归类,便于学生把握。例如,诗人在表现忧国伤时的情怀时,一般还会对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进行揭示,或是对人民的生活疾苦表示同情。

3.结语

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广东省的高考对于古代诗歌的选择并不局限于学生的学习范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社会接轨的题型,因此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还要在课堂外的社会中加强社会体悟,争取能与诗歌中的思想产生共鸣,实现理解性的答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田家炳中学)

上一篇:探析初中物理差异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从学生兴趣点打开中职数学教学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