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时间:2022-09-29 04:53:19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要想收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老师就要从这几方面去努力。

关键词:有效性;人格魅力;激情教学;备好课

首先,教师要具有自身的修养,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所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很重要的,对可塑性很强的学生来说,其感染力和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对学生学业发展期激励作用,对学生的情感优化器陶冶作用,对学生的道德升华其示范作用,对学生意志强化起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品质,教师的政治理想、人生态度、行为作风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作用。教师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教师要有挚爱之情,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因此,一名优秀教师需要真诚地热爱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不要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教师要提高自身形象魅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优雅风度、脱俗的气质、端庄的外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乐于学习,不再觉得枯燥。教师要保持有一颗童心,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以学生的心理去悟学生,以学生的行为去爱学生。要以包容、谅解、鼓励、关爱去解读学生,让自己始终充满着一颗童心,带着充满爱的童心走在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心灵,要“蹲下去看学生”。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才会以平等、宽松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在学习中,学生才会有勇气,有自信,学生在自信中才会充分感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所谓“学高为师”。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现代的生活节奏快得让人目不暇接,知识的更新也更是如此,一个教师如果只满足于现状,满足于目前掌握的知识才干,那他就跟不上时代,必会被时代远远地遗弃的,学生也不会服你。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大部分来自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试想一个教师若能在教学问题上机智处理,举一反三,在教学拓展问题上也能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能不吸引学生的眼球吗?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除去尊敬老师的高尚人格外,还在于他们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教师的爱心、道德品质和行为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不能以一桶水来浇灌无数朵花时候,学生势必会对你产生怀疑,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一个没有丰厚而广博的学识的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的,更不可能有魅力。

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用自己真诚的“情”、真诚的“爱”去献给孩子,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同样可以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其次,教师还应是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能让人兴奋,充满活力,如果发挥了它的积极性,便能使人产生超常的力量,出色地表现自我。拥有激情,会让人更自信,能力更强,它是成功的催化剂。激情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用激情去进行教学,用激情去学习和传授知识,用一种精神百倍的状态、真挚的情感,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教学的目标,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以挖掘。

总而言之,教学需要激情,创造激情课堂,点燃教师激情,把激情传染给学生,培养富有激情的人才。只要有一份执着与爱,就会拥有一份持久永恒的激情,你会因此而更加年轻美丽、幽默智慧和自信,教学会突飞猛进,更上一层楼。

最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备课,备好课时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的联系、确定重点、难点)。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备课,但我认为一个关键的东西都被忽略了,就是教师在专研教材时把自己视为学生,备课时就要思考:如果我要学怎么学,学习中会遇到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这样,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钻研教材,让自己学懂,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一些。

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从这几方面去努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并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

上一篇:浅谈中学化学教师反思能力的构成及培养 下一篇:试论深化改革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