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和创新

时间:2022-09-29 04:24:21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和创新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传统媒体应对创新措施。要推进广播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联合;推进电视媒体与网络互动平台的联合;推进电视整合跨媒体资源;重组新闻团队,实行全员培训,改进采写方式,努力打造全媒体。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媒体;应对;创新措施

一、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大多数城市广电集团,政企不分体制不清依然严重。机构臃肿,同项劳动多层无意义重叠,新闻不力、收视面狭小。新闻节目市场开发成效甚微,门户网站声音微弱。转载播过的节目不追求再生或衍生价值,自制节目与外引节目,考虑市场化通盘数据。电视购物、电子网购处于低水平、浅层次的小额经营。

广电新闻人在传统轨道上依旧四平八稳地忙。每天,电视频道和电台频率、门户网站收到新闻报料后,分别派人派车派设备,挤抢稍纵即逝的新闻空间,用同样的事同样的话分割同样的受众。

总理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说,只有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才能使中国经济飞起来。城市广电同样要张开“互联网+”的翅膀,怀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向着经济发展新业态的梦想奋发。

互联网将广播电视新闻逼上梁山。央视电视新闻中心与广播和门户网站的分道扬镳路渐趋并合。部分卫视出现融媒体的良好开端。上海广电借鉴英国BBC经验,探索着向开放式广电网新闻中心谨慎推进。如果说2014是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走向融媒体的酝酿年,那么2015一定是城市广电实施媒体整合的元年。新常态的媒界革命性风暴,正在席卷中国广电。

有的人总认为,讲到互联网就是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移动终端。用互联网就是花钱买技术,好像花了钱,用了互联网的东西,就变成全媒体、融媒体。这些,其实都是一些战术。面对互联网的挑战,传统媒体要善于把互联网变成自己手里的武器。

二、“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应对和创新的措施

据《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用户每天利用手机和平板上网时间总计146分钟,占42%。远超电脑和电视时间的总合。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是大势所趋。

传统广电媒体为打破我播你看的单一格局,努力探索向全媒体转变的图径,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拓展。目前,主要做法是:

1、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联合

2011年5月,美国cbsnews推出社交电视节目《什么最心潮》,在节目中嵌入facebook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电视推荐。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组建了第一个社交电视频道,其节目播出顺序由观众在微博上投票决定。2012年12月,武汉市为期5天电视问政正式开场,多个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现场向百姓评委交出答卷。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收视率一下子提升为热播剧的3倍。2011年10月,南京电视台《直播南京》栏目改版,借助多媒体演播室技术,增设了一个全新的板块“微博帮忙团”。武汉电视台《第一直播室》、《直播大武汉》等栏目,将民生新闻中的求助类报道,与目前流行的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等相结合。

2、全互动――电视媒体与网络互动平台的联合

直接实现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是电视媒体追求的目标。2011年,法国m6台与网站合作,推出互动电视游戏节目《人人皆可玩》。其最大的亮点是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也可玩在线游戏,并且同步更新。同年,江苏有线推出了云媒体TV,让老年受众群体也享受上网的乐趣。另外,云媒体TV还提供了一条互动的技术通道。通过电视机顶盒,受众利用遥控器参与电视节目的互动。

3、全内容――电视整合跨媒体资源

电视媒体全媒体化最早进行也是相对成熟的手段就是进行报纸、网络、电台资源进行跨媒体整合。如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南京电视台《老吴韶韶》,是对报纸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与再加工。凤凰卫视《网罗天下》则播放网络热门视频,吸引年轻受众。

新闻是一门创新的艺术。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创新、再突破,是个永恒的话题。在与新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电视新闻怎样顺应全媒体的发展潮流,开发出受市场欢迎的全媒体产品?

(1)手机客户端。安装电视台或频道的应用程序,比如武汉台的“掌上武汉”等手机客户端,让用户随时点播,同时提供互动和在线评价。借助手机平台,将用户反馈意见集中起来,引入评价机制。2011年,以色列beetv推出“让电视时间不再孤单”的互动项目。登陆beetv网站,最明显的对话框就是“你现在在看什么节目”。下面罗列节目的列表,点击某个节目后,能看到受众对它的评价,并且,所有人都能给节目评分。

(2)传统媒体与社交平台的互动。英国很多节目都引入twitter和facebook的互动,形式多样。国内媒体仅仅将社交媒体作为宣传平台的阶段。《直播南京》、《第一直播室》、《直播大武汉》虽引入了微博等,但实时互动不明显,只是作为直播环节的一个补充。

4、重组新闻团队,实行全员培训,改进采写方式,努力打造全媒体

首先是重组新闻团队,搭建开放式新闻窗,实现一个道口多股传输。二是整合新闻外的采编部门,制播分离,变传统平台为子媒,网站为母媒,实现互动。三是成立拓展中心,让在线节目升值,极力打造数字商城。

2014年,武汉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实行一体化发展。这也为汉南区应对互联网挑战,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随着汉南区广播影视局改制为新闻信息中心,汉南区的新闻宣传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传统与新媒体已经融合,初步形成全媒体发展态势。从单一的1个电视频道发展到3个电视频道、1个新闻网站、1个新闻微博、5个政务微博、1个手机APP客户端。

二是利用二维码技术,打通三四五媒体。2014年8月,汉南手机APP客户端把汉南电视台、汉南视线网互连互通。2015年5月,开通车都微资讯微信公众号。将来还可将《武汉开发区报》打通,实现一、二、三、四、五媒全打通。

三是四媒(汉南视线网)五媒(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打通。用户看新闻和信息的同时,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实现媒体、商家和受众的彼此互动。

四是扩大新闻信息量,提高影响力。三年来,汉南区新闻年发稿量从最初的传统媒体1000篇,2014年达到10000篇。实行全员培训提素质,一般工作人员也能写出“五要素”俱全的新闻。

五是新闻内容创新增加贴近性。用点击率考核,让更多有血有肉的汉南人走进视频。每年有近百名普通市民成为新闻人物。改进采写方式,增加发稿率;改革分配制度,让新闻亲民务实,见人见事见精神,每周上省市电台、电视台新闻平均3-5篇。

武汉开发区5年内建设百万人规模中等现代城市,作为全媒体,我们必须在以下方面下功夫:全内容融合、全平台传播、全领域覆盖与垂直化;全业务拓展。通过合适的电影电视片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网站、可穿戴公司等,采取合资、融资或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做好“互联网+”这篇大文章。

三、结语

城市广电是党和政府的无偿代言,也是音像精神品的有价厂商。去除传统广电的减法,寻求上线节目的乘法,城市广电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雷小燕.变革创新融合发展――中山广播电视台在新传播时代的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2).

【作者简介】

邵增荣(1973-),工程师,现为武汉市汉南区新闻信息中心汉南电视台记者.

上一篇:基层图书馆采编工作社会化初探 下一篇: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