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从课文中学写作

时间:2022-09-29 03:44:32

浅谈如何从课文中学写作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习成效比学习量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在语文教学的开展中依然有阅读与写作分成两部分的情况,这两个部分的学习是有着密切关联的,如果明确地划分开来,那么学习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会随之大打折扣。下面我们将讨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模仿法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指引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希望可以成为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参考。

【关键词】课文引领;模仿法;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结合语文写作中思维的思考模式来看,模仿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写作技巧的提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某件事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那么我们便会有意图地细致查看,这是我们对于一件事物最初步的心理思想。在经过更深一层的了解之后,我们感觉还有继续关注的欲望,那么这是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深层次的心理思想。在观察某件事物的过程中,我们会先对这一事物的结构及形态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模仿,随后会将其同其他事物进行比对,了解并模仿它的实质。在多层次的模仿之后,就可以对这一事物有比较全面的把握,继而通过文字变成文章表现出来。

将模仿法运用到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能够得到十分可观的教学成效。这里提到的模仿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其实是说把语文课文当作学生写作课的范文,结合日常写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对相关写作知识做出详细的指导与讲解,将课文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写作技巧的提升。

一、从课文中挖掘素材,丰富训练

作文题目不够贴近生活是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遇到的难题。由于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或者是作文题目无法与自身的生活相结合,只能用生硬的文字拼凑作文。因此,造成作文内容太假,题材范围过大,文章思想太过于空洞的后果。实际上课文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素材库,在对课文进行讲解之后,结合课文所讲内容设计相关的作文题目,不单单是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印象,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写作能力。

1.充分利用课文当中的略点、隐点以及续点开展写作训练

①这里我们所说的略点,其实就是指作者在某一篇课文中简略提到的部分。比如说在《春》这节课之后,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发挥想象力扩展自己心中的“春耕图”,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这里我们所说的隐点,其实就是指作者在某一篇课文中没有明确提出的部分。老师在完成课文教学之后,指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结合,以及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去描述它隐藏的那一部分,对于课文本身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比如说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于捕鸟这一部分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写,而对于塑雪罗汉并没有过多地提及。老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技巧,根据捕鸟这一部分的写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塑雪罗汉这一部分的补写,这对于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有着很好的效果。

③部分课文在结尾处采用开放模式,这就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接着往下续写故事,给予文章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大结局。比如说《皇帝的新装》这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接着写皇帝在回宫之后发生的故事。

2.课文文体的转换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体,如散文、诗歌等等。而指导学生将某一篇课文转换成其他的文体来展示,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可以让文章具有另外一种全新的风格。在学习了《孙权劝学》这篇文章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这篇文章转换成剧本的形式。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在表演欲的带动下,写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主旨

在语文写作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作文题目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寻找文章主旨,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比如说在《珍珠鸟》这一篇课文中,整篇文章的叙述都是围绕着“信赖,往往会创造美好的境界”这句主旨展开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物以及自身的精力,表达出对这一主旨的理解,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写作中明确主旨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从课文中习得技巧,及时迁移

1.学会精当剪裁

在记叙文写作中,学生普遍存在不懂得紧扣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写作内容的问题。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为了凸显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笔者在教学中启发学生:①作者为什么详写自己爬悬崖的心理和行动,而对其他小伙伴的行动却一笔带过?②爸爸是怎么知道“我”被困悬崖的?文章为何不写杰利去告诉爸爸这一情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明白:详写自己爬悬崖的心理和行动是为了突出悬崖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困难,能够突出本文的中心。小伙伴们爬悬崖衬托“我”的体弱胆怯,所以略写。杰利告诉爸爸“我”被困悬崖的消息,根据上下文就可以得知,而且也与中心无关,所以不写。

2.学会一波三折

大部分初中生能够按照记叙的“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但往往平铺直叙,给人平淡乏味的感觉。“文似看山不喜平”,如何指导学生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呢?《爸爸的花儿落了》运用双线并行和插叙手法,将对现实生活的叙写与往事的回忆交错起来进行,这样就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显得跌宕有致。笔者教后让学生学习运用双线并行和插叙手法写作。

总的来说,写作是整个语文教学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关于写作的技巧也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得以提升。不过课文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常用的教学载体,如果将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的话,学生会取得更高的学习效果,课堂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亚萍.阅读与写作(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

[2]张天定.写作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上一篇:《蓝蓝的威尼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下一篇:夸奖――孩子心中那一抹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