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29 02:42:54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师生的互动,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应该贯穿于历史教学中。然而,在新课改中,许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够,提问的原则把握不准,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从当前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历史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优化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等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物,是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实现提问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但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只有其形式而无实质,教师在课堂上的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作了具体的调研和分析。

一、当前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表现

(1)浅显琐碎问题过多,没有方向性。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提问时只要求学生回答“是(对)”与“否(错)”,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致使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提问不科学,不实际。有些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不研究学情,在课堂上随意设问,想起什么问什么。结果使所提问题要么过浅,要么过深,要么不着边际,可有可无。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多数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搭花架子,提问时,生怕时间不够,只留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未想好答案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导致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信心,减少了学生的思维,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的能力。

(4)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戴着有色眼镜”提问,只提问少数优生,不给“后进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做只照顾了小部分学生而冷落了大部分学生,影响了全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5)教师评价枯燥,无法给予针对性的反馈。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答只简单地说“对”或“错”,并未向学生作引向、指点迷津,更有甚者,对学生的回答不理不睬,未作评价就让学生坐下。

二、提高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

(1)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教师要设计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教师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的反馈,或鼓励,或引导,充分了解学生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3)有效地组织教学、完成学习目标。教师一般在新课导人、主题学习、课堂小结等阶段进行提问。教师通过导人提问,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主题学习提问,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脉络,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课堂小结提问,达到画龙点睛,检查反馈,升华知识的目的。

(4)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教师应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识记、认知、理解和知识迁移等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2.准确把握提问的原则

(1)联系实际。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人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活动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加深对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

(2)以旧促新。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景,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合理运用等待和赏识激励。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首先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思考时间;二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其次要赏识激励每个学生。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应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遵循提问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人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有效性问题,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历史教学.教育与教师,2008,(9).

[2]张吉祥.历史课堂提问设计策略.贵州教育科研,2006,(1).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下一篇:让语文教学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