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29 02:27:21

现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分析论文

中国当代文学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重大艺术变革,在整个新时期由复兴而繁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文学创造的质量和速度得到提升,各类文体尤其是小说和散文,名篇层出不穷。同时,由国家实行的语文课程改革也为当代文学盛况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当代文学在近年来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高考试卷中得到相应的反映,中学语文教育将一个繁荣的当代文学时代和它炫目的创造成果传承下去。中学语文教育吸收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使当代文学在为学生性格塑造、民族精神实现和民族未来的强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一、当代文学渗透于语文教育之中

当代文学是在当代历史文化境况下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领域的文学创作,其思想背景自然受到时代诸多文化思潮的影响。当代文学除了外在的历史文化影响作用之外,无论是“寻根文学”还是“新写实”,都有文学自身的发展轨迹及其内在原因;而且外在的历史文化因素要对文学的发展发生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学自身内在各要素的调整、变化来实现。“全球化使得社会意识形态制度不会再以强加的方式来决定文学作品的生产;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除了参与一些时尚写作外,更注重的是个人生存和生活体验的抒写,个人情感和心理的展露。”在世界文化乃至世界文学的各个分支之间交流日益频繁、联为一体的今天,当代文学为语文教育传统和现实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在新课程改革中当代文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发展。以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其选入课本的当代文学作品就达91篇(初中59篇,高中32篇),其中不乏汪曾祺、萧乾、余秋雨、冯骥才等名家名篇。从2000年开始的高考语文(全国卷)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来看,除了2005年冰心的《一日的春光》外,其余几年选取的都是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人文魅力更是无与伦比,像《话说知音》(林非1997年)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话题,它洋溢出一种情思纯洁、高旷的精神境界,从更为开阔的视野中看待震撼人们灵魂的“知音”。这些作品所写的内容均为众人关注的话题,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浓郁人文气息,可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二、当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相互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应当全面展开,而当代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变形的镜子。从文学发展史来看,没有历代的当代文学,也就没有文学史,没有文学研究;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讲,当代人不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其精神生命就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就可能精神恍惚,无法决定行为方向,或者“生活在别处”。中国当代文学在1978年前后回归自身以来,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已经累积起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所蕴涵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感性,是青少年“精神成长”的最好养料,在培养学生现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精神教育最好的手段当推文学教育,而所用的范文,首推当代文学经典。当代文学是丰富的精神大餐,像《信客》(余秋雨)、《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台阶》(李森祥)等带给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生命之根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畅想,让新时期的青少年对同时代的文学充满了热情。

在以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为首的一批思想者的推动下,中学语文教改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新课标已全面实施,指定的包括当代文学在内的几十部文学经典也早已上市,当代文学进入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机遇,所以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关注中学语文教育和考试改革,研究当代文学将要发生的市场变化和文化美学效应,调整批评视野,将中学生的当代文学教育纳入研究范围,通过介入式批评,指导中学语文文学教育。而当当代文学的阅读成为校园风气的时候,就能抵御视觉文化和快餐文化对我们汉民族语言思维能力的销磨与腐蚀,中国文学才会蓬勃发展。在文学研究体制日益背离文学精神的今天,当代文学研究走出研究院,关注与民族精神未来密切相关的中学语文教育,也是对肌体走向衰萎、僵硬的当代文学学科的一次激活。

三、当代文学教育变革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应负有双重使命。一方面,立足于当代的文学建设与创造,有助于新的文学的生产,即使重在对过去的文学进行价值阐释,也需依赖当代提供的思想与审美资源,且首先从当代人的需要出发;与此同时,文学研究注重文学对于作为主体的人和得以产生的社会影响作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在大学任教的一批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首先向中学语文教育发难是“救救孩子”的最切实的努力。教育问题不解决,国家现代化怕是一句空话。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不是偏离了政治方向,而是缺失人文精神,要把“立人”看成振兴民族的头等大事。由此看来,通过新文学来新一国之民进而新国,用当代文学引起对国民性改造的重视,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确不失为一剂应该坚持使用的良方。人生的中学阶段,能理解性地学习人文知识、培养人文情操,而人文知识的教育在中学主要是通过语文教育来进行,语文教育在本质上是文学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文学教育的理想内涵,是当代文学创作者和语文教育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歌颂人道主义美、人性美,鞭挞异化现象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一种潮流,如《春酒》(琦君)、《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等。“‘回到文学自身’和‘文学自觉’表达了作家对文学在人的精神活动领域的独特性地位的关切。”语文高考也正在把教师、学生从课本选文中拉出来,比如200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长城》(鲍昌)第2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就去掉了程式化的文学作品分析,提高了青少年的审美胃口,带给了学生生命中一段快乐而有收获的美好时光。

所以,当代文学的教育就是要在掌握事实与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文学价值评价和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别是运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来审视和评价各种当代文学作品。这对当下中国文艺理论的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四、对当代文学的教法探寻

我们要注重“文学课堂教学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实践活动去获取知识”;要改变文学教法和观念,探究当代文学的教法。像张晓风的《行道树》、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海子的诗歌等该怎么讲,都需要兼顾当代文学的知识背景,树立当代文学形象的整体性、现实性观念。我认为当代文学的教学应遵循下列原则:

1.作品理解整体性原则。在文学欣赏中,不能把文学作品整体艺术符号一部分一部分地拆卸开来,欣赏文学作品“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气象”即形象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才能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和深切的审美体验。无论以课文中哪方面为教学重点,其他内容都不可忽视,特别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节选自长篇作品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原作的全貌,如《孤独之旅》(曹文轩),需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整体风貌。

2.作品要素统一性原则。中学文学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以及文学自身多层次、多侧面的结构体系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像《紫藤萝瀑布》(宗璞)就展示了生命意识及其心理历程。文艺理论家也指出:“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应是整体地孕育出艺术符号或艺术符号的胚胎,而不应是用若干词语、若干句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拼装起艺术符号。”这是文学形象整体性对创作的要求。

3.分析现象与本质的原则。文学创作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是人类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依据审美理想而从事的审美创造。作家从事文学创作,要深入认识体验社会生活现象,要实现主观情感与生活材料的艺术融合,要展开艺术想象构思形象系统。如2006年高考题《阳光的香味》(林清玄)设置的理解句子含义题型,就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意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但同时必须自觉遵循艺术规律和符合生活本质的创作原则,所以引导学生透过作品中形象的外部现象揭示其内在实质就成为文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4.融入感性与理性的原则。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文学作品的感性和理性是千差万别的,这种情感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不同作家的创作实践中,而且也体现在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创作实践中。其情感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具有个别性、特殊性,是不可重复,也是难以复制的。如2003年高考的阅读文《乡土情节》(柯灵)是一个既很有人情味,又极富民族意识、人性意识的话题;它表现了热爱故土、热爱民族的理性主题。阅读这类文本“重点是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文学欣赏活动应有学生感性情感的参与,而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对作品内容与技巧理解得准确与深入。

五、结语

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好似一面魔镜,它映照出当今中国社会的过去与现实,勾勒出未来的图景,捕捉人们心灵深处最细微的感受,描绘出人们所能想象到的种种画面;它吸引着人们沉浸在其中,体验品味,留连忘返。中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正处在成熟前的动荡阶段,中学语文教育对当代文学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心灵、情感、品位这一层面上,要从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当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生成于对现实客观生活的艺术升华,它在现象和内蕴两个层面都高度逼真,外在形态同生活事实相一致。“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是学生进入具体审美过程的必要前提。”通过欣赏当代文学、创造文学而获得生活的乐趣、精神的满足和实现人生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进行比较正规的当代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注释:

①吴隐林《文学的未来与未来的文学》,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0期。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吴隐林《当代文学散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王先霈《文艺心理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⑥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上一篇:少先队上半年工作规划 下一篇:镇爱国卫生安排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