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9 02:18:51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观察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166-01

一 观察能力对数学学习的意义

数学观察能力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较持久的数学感知能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信息,联系数学知识,构造数学模型,进而认识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能力。培养观察能力的第一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养成从观察理解题意和联系知识开始,通过有目的的审题设和结论,观察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和题型结构,从而全面了解数学信息,联系记忆,简化类化思维过程,并参与运算。

对初中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而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是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的,如果有意识地培养观察力,那么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 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观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为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上,这些问题的创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制定:初级阶段可以直观现象设疑为主;中级阶段可以现象本质设疑为主;发展阶段可以探索性设疑为主;高级阶段则可以学生自我设计实验问题为主。这样,可借助几何模型或具有规律性的代数式子,以它们的真实、形象、生动,具有规律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调动学生观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和发展这种兴趣,并使之内化为对观察起作用的有效动力,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数与图形,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释他们、感受他们。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学习中优化和提升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真实的验证,获得成就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第二,教学生几种常用的观察方法。要增强观察能力,使学生在观察中做到有条理、全面、细致,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是很重要的。常用的观察方法一般有:(1)比较观察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认识。通过比较观察,可以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一些相同点或者细微的变化或差异,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2)外形结构观察:许多数学问题的设置实质上是由一些公式、定理或特殊恒等式变化得到的,因而细致观察命题构成的外形是很重要的。(3)重点观察法: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按照观察目的对重点部分进行仔细观察,抓住本质和关键的现象进行重点详细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可让学生自己多举例子再次验证。

第三,观察与讨论相结合。由学生总结观察中的现象,引起疑惑或兴趣,当不知正确与否或出于成功喜悦需要倾诉时,给他以讨论的氛围,可引发学生多角度的观察,多角度的思维,拓宽思路,达到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从而达到既能更好地理解观察到的现象,又能掌握应用的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和观察能力的提高的目的。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可以把自学探索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的归纳、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更有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

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品质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观察能力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观察习惯上。观察习惯是观察主体基于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求知欲望的驱使和观察乐趣的体验,进而形成的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观察能力是观察主体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观察活动中表现出来并直接影响观察效果。

三 观察在具体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必须明确观察的目的,让学生明确行为的意义,就会避免盲从和被动,增强观察行为的效果。

第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还要注意激发观察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观察能力训练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持久性。

第三,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处理方法,使被观察的事物和现象鲜明、清晰、突出、强化,是增强观察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不断改进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法。

第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高观察兴趣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对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肯定;在观察不成功时,要鼓励学生增强信心,进行引导,不可挫伤培养观察能力的信心和积极性。

第五,观察是手段,旨在发现和探索。将观察到的信息,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达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目的。在观察时,学生往往容易被事物的性状和变化的现象所吸引,而停留在单纯的感官被动反应上。这就要求教师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相应的思维活动。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利与弊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