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时间:2022-09-29 01:52:58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新课程标准提出: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成为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地方,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进知识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要结合学生经验和体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学得有趣,促进学生知识的应用。例如:某教师在教学完《负数》一课时,设计了"精挑细选"的练习。出示数字25,+5,100,57.9,-5,-42.1,500,7,然后出示了一则数学小日记:"11月26日那天,我县天气预报最低气温( )度,最高气温( )度。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超市的账单上这样记的:应收( )元,实收()元,找钱( )元。回到家里,我发现水饺外包装上赫然写着,净含量500±5克。妈妈告诉我这表示水饺的净含量允许比( )克多5克,记作( )克或比( )克少5克,记作( )克。"学生一拿到这样的作业纸便觉得兴致勃勃,学习兴趣也迅速倍增,使他们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创设探究情境,促进学生理解

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探索过程。"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操作,参与探究,参与验证,使他们在操作中感知,在感知中发现规律,在探究中促进理解。如:某教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设计出下列题目让学生探究:

我们学校制作了一块宣传栏如上图,其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你能算出这块宣传栏的面积吗?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好几种答案。生1:要求宣传栏的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而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长和宽,把9块正方形全部移到下边就能求出长是2×9=18(分米),把5块正方形移到左边就能求出宽是5×2=10(分米),这块长方形的面积是18×10=180(平方分米);生2:只要求出这块宣传栏用了多少块小正方形就可以求出宣传栏的面积,总的用了5×9=45(块),再求出每块正方形的面积2×2=4(平方分米),最后用每块正方形的面积乘总的块数4×45=180(平方分米)。

三、创设动画情境,促进知识建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移》一课时,我根据最近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喜羊羊和灰太狼来制作课件。并创设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起到智慧岛探究平移的情境,让喜羊羊和灰太狼分别站在船头和船尾,小组讨论探究喜羊羊和灰太狼谁经过的路长,小组通过激烈讨论,总结得出数格子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整堂课中学习兴趣高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促进知识的建构。

四、创设合作情境,促进知识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又提出:"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难易程度,改变教学方式,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求知,使知识得到升华。例如:《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二年级下册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合作交流题,出示:

书包 圆珠笔 文具盒 笔记本 篮球 跳绳 乒乓球拍

18元 2元 6元 3元 48元 17元 35元

让学生在小组里提出设想,我想买什么,并由组长作记录,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小组里通过探索与交流把这道难题给解决了,不仅使知识得到了拓展,而且还学得有趣。

五、创设制作情境,促进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再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时,如果仅仅靠书中的范例图让学生区分"、或="三个关系符号是比较难的,也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此,在课堂上,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有些学生说大于号是前面嘴巴张的大大的,小于号是前面嘴巴张的小小的,等于号像一双筷子;有些学生直接用手势来区分。在学生都理解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编儿歌"大于小于看嘴巴,大大嘴巴读大于,尖尖嘴巴读小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地学习了三个关系符号。又如在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有一道题: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学生一看题目头就大了,无从下手,我便让学生自制学具,自主探究,从而想到:长方形的周长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通过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堂上自己制作学具来帮助理解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我们的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充分创设各种情境,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知识,从而真正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上一篇:培养语文创新思维 下一篇:从文本中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