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2-09-29 01:41:45

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一、引言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转喻看作一种修辞现象,没有清楚地界定隐喻和转喻的概念范围。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隐喻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其主要功能是理解;转喻主要实现其所指功能,即用一个概念实体来替代另一个概念实体。国内外一些学者(如蔡晖;束定芳;刘正光;John A.Barnden等)从隐喻和转喻的理据来源、结构和功能、运作机制、区分标准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从认知突显角度出发,基于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认知理据,对隐喻和转喻思维形成中的认知突显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理据

赵艳芳认为,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两事物间的合成相似。在隐喻结构中,将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相提并论,是因为在认知领域人类对其产生了相似联想。即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性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方式。例如:

(1)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在例(1)中,施喻者将“运动员”喻为“离弦的箭”。前者属于人的范畴,后者属于工具的范畴。“离弦的箭”具有速度极快的特点,在赛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其速度也非常之快,施喻者将这两个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了相似性联想,将事物的特点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了另一个认知域,从而构建了这个隐喻。然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相似性是相对的,这种相似性关系并非纯粹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共同点,而是通过认知主体对事物的主观感知加上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特征或特性的融合而构成的合成相似。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因此,转喻的两个主要特征是邻近性和突显性。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转喻中转体和转喻目标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转体代表了本体的某一典型特征。例如:

(2)White hair should be respected.

从例(2)可以看出“白头发”被用来替代“老人”。“白头发”是“老人”的鲜明特征之一,相对于“老人”这个整体,“白头发”是突显的、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提及这一特征,听话者自然能联想到“老人”这一转喻目标。

三、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突显对比

(一)认知突显的概念

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突显是指对所传达的信息的取舍和安排。人们在认知某一事物时会因为注意的焦点不同而突显出事物不同的侧面。下文将从认知突显的主观性及突显对象来分析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异同点。

(二)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突显对比

隐喻与转喻的构建都是人类主观认知的结果,都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指认知主体表现出的有别于他者的个体特征,具有独特的自由意志、理性反思和审美价值判断,是个性张扬和个体力量的释放。主体性往往会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王文斌,2006)。事物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而相似性是相对的,隐喻的构建是在差异中突显两类事物的某种共有特征或特性,即异中求同。在隐喻中,认知主体通过主观判断和选择,使得不同事物中某一相似的特征或特性得到突显。例如:

(3)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4)我像风筝一样,不能远走高飞,痛苦无奈像秋千一般,荡了出去又回来。

在例(3)中,“榛树”与“火”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施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聚焦点放在颜色上,突显出“榛树叶子”与“火”的“红色”这一相似性,才能成功构建这一隐喻。在例(4)中,“我”被比作“风筝”,是因为施喻者突显了“风筝”总是被一根线牵扯着、束缚着这一特点,同时联系到人在生活中也是处于各种各样的羁绊、束缚中,没有真正的自由,不可以抛下一切远走高飞。“痛苦”被隐喻成“秋千”是因为施喻者突显了“痛苦无奈”充满了生活的各个阶段、时常发生、无法摆脱这一本质特征,同时也注意到“秋千”总是荡出去又会荡回来这一特点,从而突显出“痛苦无奈”与“秋千”的相似性。在例(3)中,隐喻的构建是基于事物的颜色这一较为明显的、引人注意的外在特征上的客观相似性。然而,如果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些客观的特征也就得不到突显,相似性也就无法建立。在例(4)中,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则更为明显。无论是“人”与“风筝”还是“痛苦无奈”与“秋千”都是毫无客观相似性的事物,是人经过主观选择、判断,进而突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即主观相似性,也就是王文斌所说的心理相似性,同时也体现了隐喻相似性的强加性这一特点,即事物与事物之间原本毫无相像之处,由于人的认知作用,彼此间具备了相似性(王文斌,2008)。由此可见,无论是客观相似性还是主观相似性,都是认知主体进行主观突显的结果。

转喻是通过一个突显的概念去阐述和理解另一个相关联或相邻近的概念。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联系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割裂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而独立存在。事物之间的邻近性或相关性是转喻思维产生的基础。在转喻中认知主体通过主观判断和选择,突显两个相邻近或相关联的事物中具有典型特征的一个事物来替代另一个事物。例如:

(5)He has a sharp tongue.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例(5)中,“舌头”被用来指代所说的话,是属于人体部位指代其功能的一种转喻。然而说话功能涉及到舌头、嘴巴、牙齿等器官,在这些器官中施喻者突显了“舌头”,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在例(6)中,“朱门”即朱红色的门,是院落建筑的一部分,在这里指代富豪权贵家的庭院。庭院显然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构成的,而施喻者主观地突显“朱门”也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随着施喻者视角的转换,同一个概念域内突显的事物也会不尽相同。例如:

(7)听到这个喜讯,他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起来。

(8)远方的你一个普通的电话也会让母亲瞬间眉开眼笑。

在例(7)与例(8)中,“手舞足蹈”与“眉开眼笑”都是人在高兴喜悦时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特征,这些特征代指整个喜悦的事件。之所以可以用不同的行为特征来指代人的喜悦,是因为认知主体主观突显了不同的特征。综上所述,在隐喻与转喻的思维过程中,认知主体都是通过主观判断和选择进行了主观的认知突显。

对于突显对象而言,王文斌(2007)认为隐喻相似性的认知突显,是指施喻者或受喻者对隐喻所关涉的始源域或目标域两者之间某一相似面或相似点的心理视点聚焦,使之显目或引人注意,即认知上的前景化、侧面化或强光化。也就是说在隐喻中突显的对象是两个不同认知域中两个事物的具有相似性的某一个面或点、某一个特征或特性。例如:

(9)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

(10)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

“未来”与“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前者属于抽象事物,后者属于具体事物。在例(9)中,施喻者将“未来”喻为“飘忽不定的云”是因为他将认知的聚焦点放在“未来”无法预知、充满变数这一侧面以及“云”随时都随风会变幻形状、改变位置、飘忽不定这一侧面,从而突显出两者都具有变幻莫测、无法预知这一相似点。在例(10)中,“女人的心肠”被喻为“铁石”,是因为施喻者突显了这个女人冷酷无情的内在特性与“铁石”冰冷坚硬的内在特性,在两种事物的本质上找到相似点从而构建这个隐喻。

一种事物、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即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的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来定芳,2004)。转喻思维以事物之间的临近性或相关性为基础,在两个相临近或相关联的事物之间,转体相对于转喻目标而言是突显的事物,是易感知的、易辨认的、容易注意到的部分。施喻者通过对转体或其典型特征的突显来阐释和理解转喻目标。例如:

(11)红袖织绫夸柿蒂(白居易《杭州春望》)

(12)He has many mouths to feed.

在例(11)中,“红袖”被用来指代女子。“红袖”是女子衣服的一部分,是织绫女子比较明显的外在特征,施喻者突显了“红袖”这个转体来阐释女子织绫时红袖翻飞的特有景象。在例(12)中,“嘴巴”作为人体的一部分被用来指代家庭成员,是因为作为一家之主,他需要养家糊口,有进食功能的“嘴巴”相对于需要喂养的家庭成员而言成为被突显的对象。

由此可见,隐喻突显的对象是从两种不同事物中具有相似性的可以融合的某一个面或点、某一个特征或特性,而转喻突显的对象是两种相邻近或相关联的事物中易感知、易辨认、容易引人注意的一个事物。

四、结语

认知突显在隐喻与转喻的思维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异同:首先,无论是在隐喻还是转喻思维过程中,认知突显都是受认知主体的主观判断、选择所影响的,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其次,对于突显的对象而言,隐喻所突显的是两种不同事物中具有相似性的可以融合的某一个面或点,或者是某一个特征或特性,而在转喻中突显的对象则是两种相邻近或相关联的事物中易感知、易辨认的事物。

参考文献:

[1]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蔡晖.转喻思维产生动因的多元思考[J].外语学刊,2006,(6).

[3]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和联系[J].外国语,2004,(3).

[4]刘正光.论隐喻与转喻的连续体关系[J].现代外语,2002,(1).

[5]Barnden,J.A.Metaphor and Metonymy: Making Their Connections More Slipper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0,(1).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7]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8]王文斌.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J].外国语,2006,(6).

[9]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2008,(3).

[10]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陈俊丹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

上一篇:运用多元智能促进新疆区内初中班汉语教学 下一篇:试论任务型教学策略与汉语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