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9-29 01:09:42

在音乐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摘 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充分应用了电教媒体,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学习音乐知识。

【关键词】音乐欣赏;多媒体;应用;作用;创设意境;理解;拓宽

导师列宁说过:“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我国中小学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就是音乐欣赏课,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硕士生的课程设置中都有音乐欣赏课,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音乐课程的改革,欣赏课教学以其全面性的特点,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它容纳了声乐、器乐、东方、西方、古典、现代音乐等于一身,将更多的音乐知识送到学生面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及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

音乐欣赏课是学生通过听觉来接受音乐知识。每逢欣赏课,教师都是播放乐曲,时间一长,就好造成学生听觉疲劳。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恰当应用多媒体,可将形象逼真的画面和美妙的音响浑然一体,声像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巧妙的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鉴赏体验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想象力。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学习音乐知识。

一、在音乐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音乐欣赏课程是学科牵涉面很广、知识性很强的课程。音乐欣赏课的讲授方式,牵涉到多种学科内容。但因为教学设备的问题,而无法深入的讲解,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音乐欣赏课授课过于陈旧,相当多的学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依然用古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台录音机几盘磁带或CD,教师讲,学生听,没有交流的课堂里枯燥呆板的旋律带不起激情的涟漪。

要解决这些问题,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幻灯、VCD、DVD、电脑、校园网络、宽带网、视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组成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能够使音乐欣赏课程通过综合性校园网,创设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声行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及演示、相互交流、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激发学生想象音乐和创造音乐,更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喜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学习能力。

二、在音乐欣赏课中应用多媒体声像创设教学意境

“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这是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的。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意境对学生非常重要。

欣赏一段乐曲,老师将作曲家、作品创作背景相关内容讲解之后,初听的时候,学生的理解会很粗浅。但通过一幅图片、一段文字等等展示,可以使音乐形象具体化、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创设音乐情境,收效甚佳。

三、在音乐欣赏课中应用多媒体视听工具理解作品

学生接受教学信息是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象,它是根据作曲家的感受及理解音高、速度、节奏等性质创作而成的。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理解深刻的作品艺术形象,是一件困难的事。恰当的应用录像、VCD这样的视听工具来缓解这个难度,通过影像再现作品内容,表现作品思想,情景交融、身临其境,帮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四、在音乐欣赏课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常规的教学中,上一节音乐欣赏课,教师只是播放乐曲,简单的讲解,学生的头脑只是一种模糊意识――音乐欣赏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过后问学生乐曲反映了什么情感?各种乐器之间是怎样相互配合的?学生一概不知。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视觉和听觉可以很好的结合,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欣赏《西洋弓弦乐器》的教学中,将乐器软件引进课堂,通过交互操作将学生带人音乐殿堂中,但画面随着辉煌的乐曲推进整个大乐器演奏中,鼠标单击小提琴,它的图片呈现全屏,通过教师的讲解,认识了小提琴的构造。再次单击小提琴,出现了它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形象地认识了这位乐“皇后”。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学习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在一起欣赏合奏曲,并且多媒体展示合奏曲的现场阵容。让学生欣赏到了弦乐合奏的音响效果,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现代的教学。多媒体教学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恰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不断的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领悟力、鉴赏力、拓宽视野,带领学生走人神秘的音乐殿堂。

参考文献:

[1]李丹娜,杨立梅.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3

上一篇:谈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