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建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运用

时间:2022-09-29 11:55:12

浅谈土建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运用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土建工程当中普遍运用钻孔灌注桩进行设计与建造,提高了建筑桩的承载力,从而有效减少建筑结构出现的沉降现象。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建筑沉渣问题,进一步提高灌注桩的桩侧摩阻力与桩端的阻力,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关键词:土建工程 钻孔灌注桩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01

建筑工程当中钻孔灌注桩是承载力高的一种桩基,同时钻孔灌注桩的运用具有地层适应性广、单桩的承载力较高、低噪音、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在道路、高层建筑以及桥梁等大荷载的建筑建造当中得到广泛运用。

1 运用钻孔灌注桩的地质条件与加固机理

1.1 地质条件

钻孔灌注桩主要在碎石层(碎石的含量高于50%)、卵砾石层、含砾砂岩以及中风与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等作为桩基的持力层中

适用。

1.2 加固机理

钻孔灌注桩的加固机理为:进行施工时,沿着钢筋笼的外壁埋设注浆管,其受到压力的作用,水泥浆液经过注浆管压进入桩端、桩侧中的地层孔隙内,并且沿桩端逐渐向周围渗透、扩散,加大了径向的尺寸。同时将原先疏松的土颗粒孔隙、沉渣以及裂隙胶结为结合体,提高了桩的承载力,有效使松散的沉渣土体以及部分离析混凝土得以充分置换与密实,有利于水泥土的固结,进一步减少桩基的沉降现象。在桩端下部水泥浆液将会产生渗透与劈裂,增大了桩径并对周围的土体起到加固作用,从而使桩的侧摩阻力大大增强[1]。

2 钻孔灌注桩在工程当中应用

2.1 工程实例分析

某住宅工程的面积约为11000 m2,其中主楼为18层,地下室与架空层各1层,建造的投资金额为1500万;桩基共有65根钻孔灌注桩(800 mm),有效桩长为49.5 m。将中风化凝灰质的粉砂岩当做持力层,且有效的桩长为57.5 m,但中密卵中的砾石层厚度约4.6 m,且强风化凝灰岩质中的砂岩层厚度约在3~4 m之间,增大了钻进的难度,不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经过对试桩注浆的前后检验、分析及对比,将卵砾石层当做持力层较合适。桩端至少进入卵砾石层1 m之后,方可进行单桩的注浆,注浆的水泥量约为1.5 t。由此可有效提高单桩的承载力,使承载力的标准值达到5000 kN,大大满足了住宅工程的需求,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

2.2 压浆技术的参数设定

压浆技术当中的参数包括:压浆量、压浆的水灰比例以及闭盘压力等内容,考虑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为此,不同的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参数是不同的。该工程进行桩施工之前,需按照工程的地质与实际的施工情况,实现预定参数、试桩施工,待试桩结果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再进行桩静载的试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相关的参数。压浆量指的是单桩的压浆水泥量,其与碎石的含量及桩与桩的距离有关,关键由碎石层中孔隙率决定的;当碎石的含量在50%~70%之间、桩与桩的距离在4~5 m范围时,压浆量在115~210 t之间。闭盘压力指的是在完成压浆后的控制压力,在结束灌注桩压浆后,应按照事先的设定压浆量进行控制,也要做好压浆压力值的控制,避免压力控制不当导致水泥浆出现离析现象,从而影响了建筑的安全与质量[2]。

2.3 施工工艺

2.3.1 制作压浆管。压浆管的制作与钢筋笼的制作同时进行。其中压浆管的制作使用黑铁管作为材料,黑管直径是25 mm,接头使用丝扣进行连接,压浆管的两端使用丝进行封堵。同时,压浆管的长度应长于钢筋笼的长度,且长出55 cm,其中桩底部长出的钢筋可以制作为压浆花管,避免桩身的浆液堵塞注浆管。使用钻头均匀钻出四排(共16个钻头,4个为一排)、钻头的间距为3 cm,压浆孔的直径也为3 cm,作为压浆的喷头,堵严压浆孔(采用图钉);此外,可用相同直径的自行车内胎套于压浆管的外部,并用胶带封严,有效起到保护作用[3]。

2.3.2 布置压浆管。进行压浆管的布置时,采用两根压浆管绑于钢筋笼的外侧,需要对称绑捆,待成孔之后,进行清孔与提钻,同时下放钢筋笼,并对压浆管的布置采取保护的措施,避免钢筋笼出现扭曲现象。同时对于喷头部位可外加混凝土的垫块进行保护,避免对孔壁进行摩擦,避免压浆孔出现堵塞。

2.3.3 合理选择压浆的桩位。压浆的桩位选择问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为了有效预防压浆时,水泥浆液的溢出,因此桩位可在进行混凝土灌注结束后的三至七天以后进行。同时要求此桩的四周至少在8 m的范围之内无钻机的钻孔,且此范围以内的桩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结束时间至少在3 d以上方可进行注浆施工。

2.3.4 压浆的顺序。进行压浆时,可先对周圈桩位进行压浆施工,再对中间桩进行压浆施工,压浆使用整个承台群桩进行一次性的压浆为佳,采用两根桩进行循环压浆。此外,先对第一根桩中的A管压浆,其中压浆的量约占总浆量的70%,在第一根桩压完结束后,对第二根桩按照第一根桩的压浆方式进行,其次是第1根桩中的B管以及第2根桩中的B管。由此确保同一根桩的两根管压浆的时间间隔在30~60 min以上,有效使水泥浆的扩散时间得到保障。

2.3.5 注浆压力。注浆的压力与浆液浓度及地质渗透性相关。正常的压力之下,注浆速度较慢可加大压力,确保部分细小裂隙受到低压影响而提前受到封堵,灌浆也可适当增多。对于易于压浆时,表明岩层的吸浆量较大,可选择较低的压力注浆,当吸浆量有所减少时,可增加压力,直至满足注浆的压力需要为止[4]。

2.3.6 注浆部位。注浆部位中选择桩底进行注浆时,出浆口应该埋在桩底土中以下为佳,有效防止水泥浆将出浆口堵住,还有利于水泥浆对桩底的虚土或沉渣进行充分加固。而对于桩侧的注浆而言,应在砂性的土层中选择出浆口合适,由于此土层桩受到的摩阻力损失为最大,因此该部位的加固效果是最好的。

2.4 经济效益分析

建造该高层的住宅建筑时,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有效提高了桩的固结作用与承载力,同时避免了因穿透的施工难度带来的人、财、力的较大损失。降低了建筑的造价,确保了施工的质量与工期的进度,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当中运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能够提高桩的承载力,有效减小桩的承载力出现离散现象;减小建筑物的沉降,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因此在建筑行业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德华,任鹏.钻孔灌注桩桩底后压浆应用与分析[J].河南科技,2011(3):90-91.

[2] 汤卫华.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37(10):55-56.

[3] 郑昌晶,张顺英.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加固机理及其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8):45-49.

[4] 宋润利,王进斌.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18(6):185-185.

上一篇: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的思考 下一篇:“全锚索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在过大断层、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