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09-29 10:12:01

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问题学生的剖析工作。

一、常见问题学生的类型

1.厌学型

此类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厌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都有问题,不听讲、不写作业,有的迷恋网络,有的干脆辍学,但品德方面无大问题。“只要不谈学习,就是好学生”。

2.纪律型

此类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易与老师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

3.品德型

此类学生的主要问题在品德方面。如,打架骂人,欺负同学,与社会上不良青年有联系。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这类学生多是“边缘生”,往往一只脚在学校,另一只脚在社会。

4.心理障碍型

此类学生的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如,自闭、忧郁、退缩、躁动、多疑,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与他人沟通等等。外向的违反纪律,内向的不违反纪律。

5.“好学生”型

在学校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抗挫折能力差。这种学生有时会突然出大事,如早恋、出走、犯罪、自杀。

二、转化问题学生的措施

当弄清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就可以制订转化问题学生的对策和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我认为要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教师自己要转变教育理念。

2.与问题学生的家长做积极的沟通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主要以正面鼓励表扬为主,对于问题慢慢渗透。我每学期举行两次大型家长会,要求全体家长都要参加。家长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还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讲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办法,介绍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等。另外,对问题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主动会同家长共同疏导。

3.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

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我将互助教育的实施建立在良好的班集体基础上,在集体的影响下进行。心理学告诉我们:同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往往要比师生之间多得多,也容易交流沟通。其做法是:(1)首先摸清问题学生与哪些同学爱交往,这些同学中是否有班干部。(2)召集这些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座谈,请他们多出主意,要向他们说明你们是班级的骨干,对这些同学的影响很重要。(3)共同制订互助计划,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付诸行动。在班级每周进行优胜小组评比,将问题学生分布于每个小组,让他们受到集体的制约同时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有时有意地将他们的一点进步放大,为小组加分。

4.加强正面教育,弘扬正气,营造勇于争先的氛围

每学期举行学习星、劳动星、助人星、作业星等星级评比。平日作业、小考累计红蓝杠,一是创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为期末评比作依据。

三、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工作的反思

1.问题学生转化的价值与意义

问题学生转化是整个班级工作中的重点,从一定意义上说,能转化好问题学生,就能管理好一个班级。

2.问题学生转化需注意事项

转化问题学生固然重要,但我认为防止出现问题生更重要,在转化问题学生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挖掘“防”的措施,不能消极等待。

3.有关需要说明的问题

转化问题学生的措施、技巧还有很多。如,发挥“暗示”的作用,尊重问题学生的爱好、兴趣等都是一些好的方法,需进一步探讨研究,并在实践中运用。

实践告诉我们,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多一分理解,少一点失望、多一分信心,少一点冷漠、多一分亲切了。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中学)

上一篇:欧元降息于事无补 下一篇:享受语文课堂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