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2-09-29 09:56:33

高中生物“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渐渐的进入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即从知识型经济模式和技术型经济模式逐渐的过度到创新型经济模式。随着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到来,我们国家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由原来的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转变成了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我校顺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关键词:自主课堂、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何为“自主课堂”?

“自主课堂”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采用一些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专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我校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自主学案为主线,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和小组间竞争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解答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各种灵活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我们的实践

基于“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我校生物学科的全体教师正是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在遵循学校既定基本模式的前提下开展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自主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确立有学科特色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确立了针对“自主课堂”的教研组备课、听课、评课的分工和检查制度等三项内容。

(一)确立有学科特色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三方面工作,即确立并统一有学科特色自主学案模式、上课模式以及学习评价模式。

1、 确立具有生物学科特色自主学案

生物学科特色的自主学案主要由学习目标、知识梳理、问题及典例分析、巩固练习、我的发现和我的困惑等五部分。学习目标部分是让学生明确教材上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知识梳理部分以填空为主,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和整理教材中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问题及典例分析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探究思维和探究能力。巩固练习部分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我的发现和我的困惑部分则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发现和探究新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确立具有生物学科特色的上课模式

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学案为导,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要求老师每一节课设置一条知识主线,围绕着条主线,设置若干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以及组间竞争的学习模式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课堂问题分为必答和抢答两部分。对于学生的要求,每一节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能重复,但可以相互传授答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老师的要求,一般要求一节课中老师的讲解不超过15分钟,而且讲解的内容主要以总结知识和鼓励学生为主。

3、确立具有生物学科的学习评价模式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因此我们生物学科的评价采用了积极性的评价模式,即“当众评优点,私下评不足”。“当众评优点”是指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尽一切可能发掘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加分,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私下评不足”指的是课后和学生私下交流用积极和鼓励的态度指出并激励学生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同时为了让评价长久有效达到持续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我们的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同时利用学生间的好胜心理采用了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二)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

这块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尽快适应自主教学模式,同时增加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针对这项工作我们生物老师重点做好定期召开“两会”工作,所谓两会是指“小组长会议”和“特别学生会议”。

1、是召开小组长会议,根据班级的特点,老师和小组长探讨自主课堂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事项,同时对每一个小组长的布置相应的任务。

2、是召开特别学生会议,这类会议主要针对两类学生,一类是特别内向的学生,另一类是特别活跃的学生。对于特别内向的学生老师主要向他们布置特点的任务,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对于特别活跃的学生主要要求他们在平时多帮助内向学生,同时要求他们控制在课堂上的活跃度。

(三)确立针对“自主课堂”的教研组备课、听课、评课的分工和检查制度。

教研组备课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每个老师负责一块内容的备课工作,上课的所用学案在上课前一天完成,完成后再由学科组教师集体讨论审核,并修改完善后,签上负责人名字后方可采用。

听课、评课采用轮流制,保证每个老师都能够彼此多次相互听课和评课。能够发现彼此的优点和缺点,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长达三年的“自主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我校所推行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达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的缺点和不足,针对这些缺点和不足,把自己的一点思考表述如下:

1、由于采用“自主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探究和创新,因此教学进度较慢,往往会出现教学进度赶不上考试进度的情况。因此,要想在“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下顺利地赶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优化重组教材,把课本中不同章节中联系较紧密的内容组合教学。

2、“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点就是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热情。然而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参与度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我们老师要始终坚持有差别的班级学习小组建设工作,特别要做好对于小组长组织能力的培养以及特别学生的培训和鼓励工作。

3、由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态度价值观不同,原有的自主学案往往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的优化自主学案,才能保证自主学案的有效性。

上一篇:《简?爱》中简爱的多重性格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