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时间

时间:2022-09-29 09:51:48

合理利用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过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操作、交流、探讨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烙三张饼的最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班长经常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我想烙张饼给他吃。(出示学具)这是一口锅、一张饼(标出正、反面),为了能烙好饼,老师还了解了烙饼的一些信息。(课件出示烙饼信息)

【设计意图:从关心学生入手,使学生感到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并且通过学具和烙饼信息的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知教学

(1)师(演示):先烙正面,3分钟正面烙好了,反面又烙了3分钟,一共烙了几分钟?

生:6分钟。

(2)师:老师想再烙2张饼给劳动委员、学习委员吃,需要多长时间?

生1:1张1张烙,需要12分钟。

生2(上台演示):2张一起烙,需要6分钟。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比前面的那种方法快?

生3:因为是2张饼一起烙。

师(小结):因为1张1张烙没有对这口锅进行充分利用,而2张一起烙充分利用,所以节约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和观察,学生知道只有对锅充分利用就可以节约时间,初步感知统筹思想,为后面得出最优烙饼法做好铺垫。】

(3)师:那想再烙3张饼吃,怎样能尽快呢?请大家先思考,用桌上的图片摆一摆,再互相讨论讨论。(生动手摆并讨论,师巡视指导)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结果?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4(上台演示):最少需要12分钟(如下表)。

生5(上台演示):至少需要9分钟(如下表)。

师:看明白了吗?(再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师记录方法并再次演示)你们能用这种方法烙一烙饼吗?

生:可以。(学生动手实践)

师:第二种方法确实比较省时,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就叫最优烙饼法。第一种方法比较常规,就叫普通烙饼法。那为什么最优烙饼法比普通烙饼法要快呢?

生6:每次锅里都有2张饼,对锅进行了充分利用,所以节约了时间。

【设计意图:再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思考、探究与发现。而学生通过探索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比较、验证,掌握了烙饼的最优化方法,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4)师:那要烙4张饼,该怎样烙最省时呢?

生7(上台演示):需要12分钟(如下表)。

师:这个方法就是2张2张烙。为什么这样烙最省时?

生8:每次锅里都有2张饼,对锅进行了充分利用。

(5)师:现在要烙5张饼,该怎样烙最省时?能不操作说说看吗?

生9:先烙2张饼,剩下3张饼用最优烙饼法烙。

师:为什么这样烙最省时?

生10:每次锅里都有2张饼,对锅进行了充分利用。

(6)师:大家能参考我们烙4张饼、5张饼的方法,找出烙6张饼、7张饼的方法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抽象出“最优”的概念,便于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师:哪个小组可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

生11:6张饼分成2张2张烙,用了18分钟。

生12:6张饼分成3张3张烙,也是18分钟。

师:都是18分钟,那我们该选哪种方法呢?还是两种方法都一样?(生上台演示)

师:实验表明,饼的数量可以2张2张烙,我们就2张2张烙,因为这样不仅省时,而且方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对比,知道不仅要省时,还要方便,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7)师:那接下来我们再说说7张饼,你们是怎样烙的?

生13:2张+2张+3张,也就是先2张2张烙,最后3张饼用最优烙饼法烙。

(8)师:那如果要烙8张饼,该怎么样烙最快?

生14:2张2张烙。

师:烙9张饼呢?

生15:先2张2张烙,最后3张饼用快速烙饼法烙。

师:烙10张饼呢?

生16:2张2张烙。

师:在烙饼的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7:当饼的数量是双数时,就2张2张烙;当饼的数量是单数时,就先2张2张烙,最后的3张饼用快速烙饼法烙。

【设计意图: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所以教学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直观而具体地感知、理解最优烙饼的方法并加以升华。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练习巩固

练习书本第114页“做一做”第1题。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归纳总结(略)

……

设计思路:

“数学广角”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搭建了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比较难。因此,教师应挖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

“烙饼问题”其核心就是优化,具体地说,就是烙饼的锅的空间资源的最大利用。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的问题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4张、5张饼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口,使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我鼓励学生借助学具试一试,探究“烙3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这样烙饼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最后在突破教学难点以后,再让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出最优的烙饼方法。

(责编 杜 华)

上一篇:学有温度的数学 下一篇:以体育游戏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