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9-29 08:38:34

浅谈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各有4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妇科临床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意义。结果相对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微创手术方法除了住院时间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优越性;开腹手术方法在肌瘤剔除数量方面有优越性,两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妇科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很多疾病均呈现出多发的趋势,其中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面较为常见的疾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往对其治疗方法主要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将患者的生育力保留下来,且不会过分的破坏子宫本身生理功能,让生殖器官得以完整保留。而微创手术的发展还有完善也使得子宫肌瘤剔除术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2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方面的特点,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40例,设为开腹组,以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设为微创组。所有患者均为肌瘤单发,肌瘤部位处于肌壁之间,患者肌瘤直径超过7厘米。无患者在术前出现合并症状,手术过程除了肌瘤剔除之外无进行其它任何手术。微创组患者年龄最大的为52岁,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6.1±5.3)岁;患者肌瘤部位具体如下:15例患者处于前壁,18例患者处于后壁,7例患者处于宫底;患者肌瘤直径平均为(8.6±1.5)厘米。开腹组患者年龄最大的为54岁,年龄最小的为21岁,平均年龄为(37.3±5.1)岁;患者肌瘤部位具体如下:16例患者处于前壁,19例患者处于后壁,4例患者处于宫底;患者肌瘤直径平均为(8.8±1.1)厘米。2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肌瘤症状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各种手术指数诸如:术中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病率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状况等进行记录并对比。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对比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数,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对开腹组要长,微创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药物还有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状况等相对于开腹组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首先成功的实施了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TAM),但是该手术应用之后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诸如感染、出血以及肠梗阻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出血还有感染等并发症已经有了较好的控制,这种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微创手术已经在当前外科手术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依然有着突出的作用。

通过术者手指的触摸,TAM手术方式能够及时发现患者体内相对较小或者是术前超声检查难以发现的深部小肌瘤,在直视条件下能够更加彻底的将瘤腔缝合关闭,因此术后患者子宫形状的恢复效果良好。有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腹腔子宫肌瘤剔除术(LM)而言,TAM手术方式对肌瘤剔除在数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对本次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经过开腹手术之后,切口与创伤大,对腹腔会产生较大的干扰,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过长,虽然存在着以上的缺点,但TAM手术能够适应的人群明显要比LM手术更加广泛。这种手术方式不会受到肌瘤自身情况诸如体积、位置以及数目等影响,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的肌瘤,诸如多发肌瘤、与粘膜距离极近的肌瘤或者是经过多发肌瘤剔除术之后再次复发的肌瘤,使用TAM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有着更加突出的效果。

LM手术方式是微创手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这种手术方式有着切口小,对患者创伤低以及外表美观等优点,对于某些追求美观的患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患者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相对于TAM更加具有优越性。这种手术方式最先是对子宫浆膜下肌瘤进行治疗,在往后有学者认为肌瘤的数量以及体积对手术方式有所影响,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以及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LM手术方式应用范围有限。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得以解决,LM在手术应用中的优势被人们所重视,适应证也在拓宽。

在本次研究中开腹组患者除了手术时间之外,其余各项手术临床指数均要差于微创组患者,可见微创手术对于子宫单发肌壁肌瘤的安全可行性。另一方面LM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过长,这表明了对子宫肌瘤剔除术使用LM进行治疗的时候不能够随便扩大这种手术的适应证,当前临床认为LM手术方式适应指征主要为:①子宫肌瘤存在的部位在阔韧带或者浆膜下;②处于肌壁间的子宫肌瘤,数量不宜超过3个,直径在6厘米以下;③单发肌壁间子宫肌瘤,直径在(7-10)厘米之间。而LM手术禁忌症当前依然有不少,如肌瘤直径超过10厘米,或者是肌壁间肌瘤数量超过4个等。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剔除患者子宫肌瘤,不会影响子宫正常活动,但对患者选择开腹或者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则需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尊重其个人意愿,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隆益会,张琴,李晓霞.开腹与微创子宫全切除术临床结局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44-145.

[2]朱珠,倪观太.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术式临床结局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01):213-214.

[3]王新芝.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04):158-159.

上一篇:灾后心理危机的易发人群及其心理干预 下一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