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可能出路

时间:2022-09-29 08:10:43

浅谈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可能出路

摘 要:高校英语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推进,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成效也被推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然而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总体上呈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材编写单调、教学观念传统,教学师资薄弱、教学对象不一等困境,基于此在适度性与多样性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等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原则下提出高校英语教学的可能出路,即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更新化;教材编写校本化、教学观念时代化;教学师资增强化、教学对象上升化等。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现实困境;现实原则;可能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45-02

在市场经济与全球竞争的洪流下,高校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一环,其教学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全球竞争力与世界影响力,因此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成效也被推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然而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总体上呈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材编写单调、教学观念传统,教学师资薄弱、教学对象不一等困境,基于此在适度性与多样性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等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原则下提出高校英语教学的可能出路,即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更新化;教材编写校本化、教学观念时代化;教学师资增强化、教学对象上升化等。

一、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

高校英语教学较之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也有其普遍性。高校英语教学在要求上与质量上也与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有所不同。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良好的听说能力可以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有效的交际。另外,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及其特殊性,审视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得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材编写单调、教学观念传统,教学师资薄弱、教学对象不一等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目前,大部分高校英语课为常规教学,班级容量达到五六十人甚至更多,有的学校更是采用公选课的方式,多个专业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上课,由此造成教师在几十人的课堂上将课文中涉及的语法、词组、短语的用法、习惯用法、写作技巧等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现代的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与素质教育的呼吁下,较之传统的教师、黑板、录音机的方式已有了一定进步,但在实质仍“换汤不换药”,大部分课堂仍然是教师讲、学生讲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无从发挥。更为关键的是大学英语虽然不同于初中、高中有升学的压力,但大部分同学仍然以四级、六级等应试考试的通过为目标,因此当涉及有助于应试通过的教学中兴趣较大,而对此关联不大的内容则关注度不高。在此背景下,部分老师为迎合学生的口味,也走向了传统的应试教学的圈套,回归了考试分数这根指挥棒的魔咒。

2.教材编写单调、教学观念传统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仍然侧重于语言知识、篇章结构与词语的解释及用法等的编写,在授课时对文章语法结构与语法点的讲解又需花费较多时间,而学生则忙于理解记忆老师所讲的内容,根本没有机会运用英语口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材编写的单调,以及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学习也偏向了语言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在语言实践上则存在较大的漏洞与偏失。加之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分数定英雄”,而忽视了英语的实践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材编写单调的错误导向下,在当前不难看到,大部分大学生在英语上分数高而无法用此交际的现象,也即常说的“哑巴英语”。

3.教学师资薄弱、教学对象不一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呈现明显的“僧多粥少”的现象,一个教师往往要承担过多的课时并面向大班量的学生,既不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也不利于因材施教与教学活动的展开。高校英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多数英语教师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既承担超负荷的课时,还承担着一定的科研任务。二是招聘高校英语教师的门槛有所降低,这本身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与体现高校英语的层次。三是高校英语教师在超负荷的工作量的劳作下往往无法抽出时间进行自我提升,进修和培训的机遇往往不能抓住,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教学师资的水平。教学对象也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对象已不是来自一个地区、一个教学背景的学生,而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教学背景的学生,虽然考入同一个学校分数线大抵相似,但在英语成绩上仍然有较大差距,不同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语言实践等能力的掌握上又参差不齐,教学师资薄弱与教学对象不一就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又一难题。简言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材编写单调、教学观念传统,教学师资薄弱、教学对象不一等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

二、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原则

面对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材编写单调、教学观念传统,教学师资薄弱、教学对象不一等困境,提出适度性与多样性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等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原则。

1.适度性与多样性原则

适度性即教学任务、教学课时、教学班级、教学人数的适度化,部分学校在面对教师与学生的严重失衡情况下,选择缩减教学课时、布置大量教学任务或是减少教学班级、扩张教学人数的方式。据统计,部分学校公共英语的教学班级达到120人之多,在如此庞大的教学规模下的教学,不难预料其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效,因此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即教学任务、教学课时、教学班级、教学人数的适度,使教学任务在教师与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教学课时在完成教学目标所需的范畴下、教学班级与教学人数在不影响教学效率的容纳下,以适度求效率与教学水平。多样性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多样,即教学方法突破传统单一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探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等方式,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英语学习的效率。教学模式的多样即突破传统的单向性教学模式,开发合作型、马蹄型等多样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体验中感情英语学习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英语语言学习与语言技能的提升。

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简单来说即是依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基础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探讨。英语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教学,因材施教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在班级教学中,可以在学期初进行摸底考察,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如依据学习兴趣、学习强弱点、学习的关注度分为不同的小组,如有些同学在语言知识上较强,而在语言技能上较弱,另一些同学在语言技能上较强,而在语言知识上较弱,针对不同的特点进行层次性与针对性教学,并在一定实践之后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3.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首要在于坚持其科学性原则,其知识的科学性、方式的科学性、过程的科学性,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在科学的实践中应用与提升。科学性原则是高校英语教学始终应保持的原则。英语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对于教材中交际实用价值较大的文化知识点应着重探讨,授课时要力求讲得更生动、更清楚、更深刻、更恰当,对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培养也应有所侧重,改变以往哑巴英语的现状。因此简单地说,适度性与多样性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是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原则。

三、高校英语教学的可能出路

基于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总体上呈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材编写单调、教学观念传统,教学师资薄弱、教学对象不一等困境,在适度性与多样性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等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原则下提出高校英语教学的可能出路,即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更新化;教材编写校本化、教学观念时代化;教学师资增强化、教学对象上升化等。

1.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更新化

纵观各国的教学,可以得出单一的教学方式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公共英语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法原则,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的具体条件以及教学设备等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选用一种博采各家所长的、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应当是折中化、综合化的方法。如对于英语教学的实践环节,要利用实践教学法;对于英语教学的认知环节,要利用知识讲授法;对于英语教学的互动环境,要利用探讨互动法,使教学活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也因此更新化,结合教学方式,从单一教学模式到合作型教学模式的开发,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围绕学生展开,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达到教学效果。

2.教材编写校本化、教学观念时代化

教材的编写改变传统的大一统的状况,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实际特点,实现教材编写校本化,使教材贴近需要,贴近学生。教学观念也要实现时代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就要设计一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学目标上也要改变分数定论的观念,重视交际能力与文化素养成提升。

3.教学师资增强化、教学对象上升化

教学师资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教学师资薄弱的现状,增强教学师资的力量,减轻教师教学的过大负荷,提升其科学能力,创造进修与培训的空间与时间。教学对象上针对层次不一的状态,因材施教,依据不同的弱项针对性的教学,使总体水平上升化。

参考文献:

[1]陈德泉,虞晓东.高校英语教学创新模式探索[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

[2]杨香玲.英语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严明.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胡文仲.高校基础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赵国忠.英语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差异 下一篇:如何有效地激发理科生学习地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