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个性培养例谈

时间:2022-09-29 07:27:58

中学生个性培养例谈

1995年,我担任电子中专班的班主任。我班学生小李智力较好,但打架成性。入学第一个月,他就打架三次。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帮他改掉打架的恶习。

一、中学生个性养成分析

小李为什么打架成性?通过调查研究,我总结了三个原因。

1.家长的不正确观念

小李7岁时,父母离异,他随种地的父亲生活。父亲没什么文化,缺乏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在知道孩子打架后,父亲总认为孩子不能太“窝囊”,所以宁愿在孩子打架后给被打者上门赔罪,甚至花钱摆平。

2.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小李所在的村庄,男孩子大多习武。每当有冲突发生,不管在理或不在理,打架总是必不可少。小李在这样的村庄长大,形成了“能打架才是英雄,才显威风”的思想观念。于是,打架成了小李的家常便饭。

3.经济方面的不利因素

小李家的经济条件比较一般,后母经常为了他的开支与他的父亲大吵大闹。事后,父亲总对他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于是,当他需要花钱时,就找同学“借取”,甚至“强讨”。渐渐地,在他心里形成了“只有暴力才能获取”的思想观念。

二、个案辅导分步进行

在小李第三次打架后,我经过慎重思考,针对小李设计了一个“转化”方案。这个“转化”方案大致分为四步。

1.亲近

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因此,我努力拉近和小李之间的距离。

(1)营造氛围,拉近距离

小李爱打篮球。一天下午,我主动和他一队打篮球。由于我打得不好,所以频频失分,但他没表示不满。又是一天下午,我看到他正准备去打篮球,就表示想再和他一队,向他学习。他欣然同意。通过打篮球,我和他的关系拉近许多。

(2)换位思考,给予关爱

从小李的家庭情况来看,他缺少家长的关爱。所以,我想,小李肯定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爱。于是,在学校里我对他格外关注:天凉了,我提醒他加衣服;看到他衣服没穿好,我帮他整理;做作业没作业本了,我送给他;没钱吃饭了,我就给他买……总之,我努力让他感到班主任的关爱。

2.引导

针对小李的急躁情绪,我努力给他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他控制情绪,培养他的自制力,使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1)因势利导,学会控制

小李又打架了。他把学生小赵打得鼻血直流。事后,我找到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他先招我,我才打他。”虽然我当时气极了,但最终还是压住了火,平静地对他说:“你打人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家先撞了你。但小赵只是无意间撞你一下,就被你打。你想想,这件事该怎样解决吧。”后来,他到我的办公室找我,我递给他一杯水,并陪他坐了一会儿。终于,小李对我说:“赵飞是无意间撞到我,我也没受什么伤,他被打是冤枉的。”接下来,小李在班会上给小赵道了歉。我觉得,小李有段话说得很好:“……我的脾气不好,我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做任何事之前,先认真考虑后果,做到不伤害别人,请同学们帮助和监督我。”

(2)营造环境,培养自信

我再到小李家进行家访。我就小李最近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肯定了其父母的功劳,并与其父母做了三个约定:一是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吵架,尽量不打骂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二是父母与班主任定期联络,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三是当孩子犯错误时(特别是打架),父母要配合学校的工作。此后,小李有两个反馈。一是在家里,他父亲不再随便打他,也比较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二是在对他的教育问题上,他父亲与他的生母能心平气和地对话,并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

3.巩固

为了使小李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我决定从制订计划入手。

(1)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首先,我让小李以家庭所能承受的限度制订一份每日生活开支计划。其次,我请他针对自己的言行,制订一份《每周进步目标》,力求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在他制订的计划中,第二周有三次骂人的记录,我认为比较合理。小李预计第五周改掉说“脏”字的坏习惯,我觉得比较欣慰。毕竟,只有改掉这一坏习惯,小李才能更好地与其他学生和谐相处。

(2)因材施教,督导“养成”

所谓“养成”,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因此,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督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针对小李,我与各位科任教师分别座谈,建议他们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帮助他、关心他,给他提供机会,让他展示自我。

4.提升

教师要认识到不同学生在不同领域认知发展的不同步,藉此,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创设展示才能的各种情境,给每个学生多种选择,使他们扬长避短,并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对于小李,我认为他在管理和协调方面比较有潜力。因此,我有计划地挖掘其潜能。

(1)结合实际,培养能力

因为小李篮球打得非常好,所以我请他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并征求他的意见。他表示:“如果,就会竭尽全力”。然后,我利用班会时间和其他学生一起帮助小李分析他的能力所在和不足之处,最后基本统一了全班的“认识”,于是,小李当选为班级的体育委员。当他将一份参加学校篮球比赛的方案交给我时,我从方案中看到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并且平时与他关系不太好的学生得到“重用”。过后,我私下了解到,小李已与大多数学生交流过,并且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参考了大家的意见。这时,我感到小李的潜能在发挥作用。

(2)委以重任,挖掘潜能

在担任体育委员期间,小李表现出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在第二学期初,我任命他为副班长。一天,我班的学生小黎与94级的学生小王发生冲突。小王到校外找“帮手”,准备报复。小李得知此事后便急忙问我如何处理,我问他:“你觉得该怎么办?”小李说了他的想法:首先控制小黎,并对小黎进行批评教育;同时报告学生处,帮忙控制事态,防止校外人员进校闹事;然后派人寻找小王,争取妥善解决此事。万一事态激化,就由学校出面作出慎重处理。此后,事态并未激化,按校规处理后双方都比较满意。值得一提的是,小李处理这件事时,初步展现了领导才能。鉴于此,我把小李推荐到学生会工作。

三、个案效果逐渐显现

通过我和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小李不仅取得较大进步,更表现出明显的个人才能。在校三年,小李除了成功策划并组织多次校级体育活动外,还成功带领13人小组赴外地某电子工厂实习三个月。临近毕业,小李载着三年来获奖五次的荣誉被广东某电子工厂聘用。现在,他已经开办了自己的电子公司。

我想,班主任要给学生舞台,让他们展现个性,发展个性,并因材施教。实践证明,小李的管理能力就是这样被激发出来的。

上一篇:与学生心灵相通 下一篇:梁威:中国特色教研制度尚需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