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化与内审人才队伍建设

时间:2022-09-29 06:05:29

浅析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化与内审人才队伍建设

【摘要】在知识经济兴起、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内审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农村信用社对内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诠释了审计信息化的内涵,以广西农村信用社全面启用《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稽核信息管理系统》为例,分析和阐述了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农村信用社对内审人才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内审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信用社 内审信息化 队伍建设

一、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需要

审计信息化是现代审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利用传感、通信、计算机及控制等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运营的合规性以及运营计算机、网络生成的财务信息和各类业务数据进行审计的工作。随着审计对象、审计工具和审计手段的信息化,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将是农村信用社内审工作目前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否则在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无账本”时代,传统的稽核审计人员将面临进不了门、打不开账的无奈局面。2012年6月11日,广西农村信用社全面启用《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稽核信息管理系统》,标志着广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工作进网审计的审计信息化时代。为了实现科技强审、内审强企,充分发挥稽核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稽核信息管理系统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监控的“天眼”作用,农村信用社稽核审计人员必须参与农村信用社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但是,相对审计技术创新而言,广西农村信用社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审计手段的信息化,如何走好科技强审之路。而实现审计手段的信息化,走好科技强审之路必须由一大批既有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目前,复合型内审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广西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二、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对内审人才的要求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稽核审计人员很多,精通稽核审计业务,拥有丰富的财会、稽核审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但是精通计算机、信息网络知识的人员不多,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的信息化内审人员,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了解极其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与稽核审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对被信息化的审计对象实施信息系统审计和计算机数据审计。另外一些拥有计算机、IT技术专业知识的人才对审计、会计知识掌握较少,从而不能对在运行中的稽核审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及时彻底解决和处理。因此,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审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农村信用社对内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内审信息化要求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一般都应具备全面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对网络和系统安全有独特的敏感性,并且对财务会计和单位内部控制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审计人员应具备编程知识、运营系统知识、网络(本地网和因物网)知识、防火墙及其他安全技术。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审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会计、审计、法律和所审计业务的专门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其中尤其以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较为广泛、要求较高。稽核审计人员除了具备上述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外,还应具备税法、经济法、统计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营销学以及管理学等常规知识。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内审人员将面临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信息系统审计对象,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准则与制度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

(二)农村信用社对内审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

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扩大了审计的范围和内容,还对审计方式、方法以及审计程序、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质量控制等都产生了影响。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逐步深入,业务经营种类的多元化、服务手段的日新月异以及处理难度的增加,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亦对内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内审人员除了应具备传统稽核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外,还应掌握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审计与实施联网审计的工作技能。

三、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内审人员具备信息化素质和技能是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标志,广西农村信用社对复合型内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对现有内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补充其欠缺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改善现有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二是通过调入、招聘等方式,引进复合型内审人才赶往内审部门,改变内审队伍的专业背景结构。广西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策略。

(一)提高内审人员信息化素质

随着农村信用社财会业务审计一体化的发展和联网审计技术迅速普及,诞生了一大批既有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因此,加强对现有内审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曾明确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广西农村信用社为了尽快提高内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积极发扬其“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即在开展内审工作时,尽量安排复合型内审人员与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相对薄弱的内审人员共同工作,通过复合型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传、帮、带”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内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得到提高。

除了全面提升内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水平外,广西农村信用社还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培训班等方式来加强内审人员正直、客观、保密及胜任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养内审人员信息化思维方式

树立信息化思维是内审人员成功进行职业判断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运用,被审计单位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各项业务处理,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技术环境,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用信息化思维方式进行职业判断能力。否则,审计人员将可能因信息化思维方式的缺失而实施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整体上存在重大错报,而加大审计风险。为了培养内审人员的信息化思维方式,帮助内审部门实现其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职能,广西农村信用社通过举办计算机辅助审计操作技能大赛、审计信息化研讨班及聘请外部审计专家授课、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内审信息化学习氛围,循序渐进的树立内审人员的信息化思维方式。

(三)建立信息化内审知识技能培训体系

根据马洛斯需求理论,信息时代的内审人员渴望被尊重、被肯定,他们的职业愿景是拥有一份美好的职业规划设计和良好的行动指南。而知识技能培训作为其职业规划设计的一部分,他们企业组织内部能够定期为其提供系统性的知识技能培训活动,并通过参加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视。因此,组织内部应为内审部门营造一种培训激励制度以满足内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目前,广西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入门培训

这是一种针对审计信息系统应用知识的培训,其培训对象广西农村信用社全体内审人员。培训重点是学习《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稽核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方法,培训目的是使内审人员了解《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稽核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规范内审人员在《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稽核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通过培训,使内审人员了解现场子系统、非现场子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和指标监测系统的功能与作用,促进内审人员充分利用内审系统平台实施联网审计、共享系统资源,并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各项数据信息,从而有效推进全区农合机构内审信息化的进程。

2.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初级培训

这是一种基础性的知识培训,其培训对象是广西农村信用社内已经基本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审计知识、能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施审计工作的内审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审计学原理、审计信息化原理、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基础性课程。通过培训,使内审人员明白信息化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区别,掌握审计信息化和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知识,为实施审计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中级培训

这是一种跨学科的延伸式知识培训,其培训对象是已经具备计算机、信息网络审计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审计工作的内审业务骨干。培训内容根据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我社审计信息化工作发展的需要,结合计算机、信息网络知识系统介绍审计分析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内审人员学会跟踪关注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发展,熟悉被审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控制过程、具有确认和发现信息、信息选择和简化、对信息分析和分类并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指导内审人员利用被审系统提供的信息和手段为己所用,实施审计。

4.专项资格认证培训

随着内审信息化发展和农村信用社财务业务审计系统一体化的趋势加速,需要配置一支优质高效的内审人才队伍来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而优质高效的内审人才队伍需要备置优秀的审计专家。广西农村信用社为为培养精英级内审人才、打造优质内审团队,实现 “人才强审”,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考试,并对通过考试且获得资格证书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培养并留住了优秀的信息化内审人才,为内审人员个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美好的职业前景、亦成就了内审人员职业梦想。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银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创造价值,战略决定命运,全面推进内审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广西农村信用社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内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与思维方式,把内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公司治理的高度、站在未来内审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功打造了一支优质高效的内审人才队伍,为广西农村信用社各项事业的稳健发展构筑了无限可能的美好宏伟蓝图,又一次体现了广西农村信用社“抓改革、促发展、强管理、带队伍、保平安”的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文化环境对审计的影响[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计算机数据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上一篇: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策略探析 下一篇:EVA—BSC绩效评价模型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