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客户身份识别模式、提升识别效率的研究

时间:2022-06-02 03:47:47

关于创新客户身份识别模式、提升识别效率的研究

【摘要】反洗钱中对客户身份识别的要求涉及到商业银行业务的各个层面,诸如账户、个人及对公的清算中,如何有效提高身份识别效率,节约成本值得关注。

【关键词】客户身份识别 反洗钱 电子手段

一、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在办理部分柜台业务时都要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要将客户身份证件与“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核对,并留存身份证件复印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柜台人员工作效率,导致个人支付结算需求与银行有限的柜台资源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银行网点和柜台出现排队现象日益严重,同时,复印留存客户身份证件增加了银行营运成本。

二、实例借鉴

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推动金融机构利用电子化手段提升客户身份识别效率成效明显。主要做法: 自主开发身份证件核查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读卡器采集身份证芯片信息,并实现自动与“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和照片信息直接反馈到柜台。系统根据采集的二代身份证信息,通过身份证电子凭证合成技术,合成形象直观的身份证件的电子凭证,加密处理后用于存档。对于非二代身份证的其他有效证件,如:一代身份证、户口簿、护照及军官证等,采用图像扫描方式获取身份证件电子影印件,由柜员核实后传输至信息数据库,与二代身份证实现统一管理。柜台配备摄像头,摄取业务办理人的现场照片,配合业务凭证,为事后监督、案件侦破等提供依据,也为辨别持证人与所持证件的一致性提供佐证。对恶意办理业务、冒名顶替、失效证件等客户办理业务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实行预警和报警,并记录操作过程。

三、成效分析

(一)提高对二代身份证件核查的质量

采用公安部研发的二代身份证识别仪,柜员直接使用读卡器采集身份证芯片信息实现自动联网核查,避免人工输错身份证号码,可准确识别二代身份证真伪,自动联网核查,实时比对结果。

(二)提高柜员工作效率,实现身份证件的电子化留存

现在的一般身份核查模式是,柜员核查客户身份证件需离开柜台到另一台专用电脑上登录“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并手工录入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柜员离柜需要收捡印章、办理系统签退等手续,如果多个柜员同时需要查询身份证件还可能出现排队使用查询电脑的情况。以新开个人结算账户为例,据了解采用身份证电子凭证生成技术,单笔可节约2分钟左右时间,在较大的网点,劳动时间的节约几乎等于新增一个柜员,减少了柜员离柜的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节约运营成本实现对客户身份信息数据库的安全、高效管理

首先,留存身份证电子影像,不再留存客户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有效节约了营运成本。据估算,每个柜员一天至少处理20笔需要复印身份证件的业务,每笔业务需要双面复印身份证件以及打印核查结果,即每笔业务需要三页A4纸张。则一个网点4个柜员一年需要8.6万页纸张。按每页综合成本0.05元计算(含复印机碳粉、折旧等消耗),每年可节约4300元。其次,留存的身份证电子影像直观清晰,解决了复印件模糊不清、信息不全的问题。系统具备历史记录查询、核查日志查询、凭证对应和结果打印等功能,为客户身份资料的日常管理以及反洗钱检查、调查提供了便利。同时,系统采用数据单向不可逆加密技术,并采用离散式异地容灾备份与中心备份相结合,确保数据内容不可更改及数据的安全。

(四)保存客户办理业务时的现场照片,为事后处理提供依据

系统留存业务办理人的现场照片,这样就强制要求柜员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对关系进行识别,有效防范了柜员审核不严的操作风险及同客户恶意串通的道德风险。同时,系统留存业务办理人照片的时限为5年,远远超过柜台监控录像所保留的时间,为查找案件线索提供了强大的系统支持,有效防范业务员操作风险及道德风险。

(五)对异常情况实现风险预警

系统可通过配备自动报警控制器,与公安部门的犯罪信息数据库及银行的黑名单数据库进行比对和识别,实现对犯罪信息及黑名单的联网核查及自动报警,加强运营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力度,有效提高柜员的案件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边维刚.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李子白,沈杰,贺东.金融机构反洗钱激励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践,2007(09).

[3]邱兆祥,朱宝明.反洗钱的外部性与激励机制建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1).

[4]国家外汇管理局反洗钱课题组.洗钱与反洗钱[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李若谷.反洗钱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俞光远.反洗钱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7]唐旭,师永彦,曹作义.中国反洗钱工作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9(08).

上一篇: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银行存款定价策略选... 下一篇:城市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内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