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中评语的使用

时间:2022-09-29 06:05:21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中评语的使用

摘 要:数学作业中评语的使用在教学中具有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自信,进而促使学生的智能和身心得到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自信心;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发作业本了,快看看老师写了优、良,还是及格。”学生欢呼着,这是发作业本时教育工作者经常见到的现象。然后他们却做着同样的举动,看完就往书包里一塞,再也不理会这次作业了,就这样老师给学生的反馈信息被束之高阁了。因此,小学数学作业中评语的使用至关重要。

一、多种方式,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回到上述现象,在学生拿到作业本的第一时间,就是想看看作业本上老师的评语,可见每位学生都是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有时候却是残酷的,面对作业本上老师这些单纯的红叉叉、不及格、优,而这对学生又有多少效果呢?或许只能成为学生相互攀比,甚至嘲笑的工具。而教师如果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辅之使用一些圈圈点点,并写上评语诸如,“这道题解得非常不错。”“要是再仔细一点就好了。”“不错,有进步。”等,效果应该会更好。因为学生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有闪光点,老师其实也是喜欢我的。

二、不包办,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检查教师常规时,总会发现有些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非常仔细,帮学生把错的题目从头到尾都改过来了,有些作业甚至是红字多过黑字。老师不可谓不认真,可试问下,效果有多少呢?所以,我认为,与其帮学生“做”作业,不如不“做”,来个“无为而治”。比如,针对学生不是很懂的情况,可以写上:“再回到课本,看看例题再做好吗?”对比较懒的、故意偷工减料的学生,写上:“请修改下,一定会做得更好,加油!”然后老师或学生干部再做第二次检查或抽查都行。最终,使大家认识到自己的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

三、常督促,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

对于一些脑子灵,学习成绩不错,但却骄傲自满,作业中出错也不在乎的学生,在评语中严厉地批评,尖锐地指出其问题,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对于学习基础差或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却要换一种富有人情味的评语,如:“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希望看到你的进步,你爸妈也会为你骄傲的。”这样的话,效果会好得多。

总之,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要带着我们老师的爱心,这样才会吸引学生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陈春生.对小学数学作业评语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1).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梅港乡中心小学)

杨兆东

上一篇:对构建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