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实行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29 05:07:16

【摘要】通过校本课程实施使培智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在面点课上他们学会了炒菜、包饺子、做点心;在足疗课上学会了按摩;缝纫课上学会了缝衣服,修理缝纫机,学校还成...

大连市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实行现状分析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校本课程的核心正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校本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培智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详细分析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培智学校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培智学校 校本课程 现状

教育是面向未来、影响未来的事业,这既是对国家而言,对每个受教育者来说也是如此。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受基础教育课程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自1994年国家教委为适应国务院颁布的新工时制而制定了《调整后的全日制盲、聋、弱智学校课程安排表》出台之后,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发展,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发展具有地域、城乡、学校等方面的差异性,对于残疾儿童来说,校本课程的实施具有特殊的意义,了解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现状,提高对校本课程实施规律的认识,对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一、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取得的成就

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就不存在这些顾虑,通过实地考察大连市三所培智学校,校领导普遍反映“我们没有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压力,因此,无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都不受各方面的影响,我们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发展,这一宗旨,我们的教学目标一定能够达到”。职业班生活老师:“我们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除了自身能力有限以外,其他的什么顾虑也没有,学校领导支持,处处给我们开绿灯,又没有升学率的压力,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生活自理,将来到社会上能够独立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确实进步很大。”中年级班主任:“我们班开设的校本课程是软陶,学校准备材料学生根据模仿捏小动物等。我想没准以后这些孩子还能靠这个谋生呢。家长非常支持,孩子的作品做得非常好,偶尔我们会义卖,买的人很多。”校长的支持,学校的支持,没有升学率的压力,这些都是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校本课程实施使培智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在面点课上他们学会了炒菜、包饺子、做点心;在足疗课上学会了按摩;缝纫课上学会了缝衣服,修理缝纫机,学校还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舞狮子队、舞龙队等。通过校长培训,全体教师对校本课程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最后到实施校本课程活动时,该校的教师已经有了明显的校本课程意识,而且多数教师正在进行校本课程实施。

二、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实施首先要强调教师要有相应的课程意识,是因为教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信念而为。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识比较薄弱。只有具备较强的校本课程意识,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去理解课程方案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的含义,理解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所蕴含的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求;同时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课程实施情景对课程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弥补设计本身适应性不足的缺陷。校本课程实施不仅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校本课程实施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二)校本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课程是一个系统,无论是一学科编排、活动编排、或综合编排,都要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因为知识本身总是有一定系统的。我们要尊重知识本身的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在对该校的校本课程整个过程有了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来看,灵活性有了,实用性有了,但还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校本课程实施缺乏支持系统。由于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校本课程实施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我国目前研究特殊学校校本课程理论专家还不多,课程专家在数量上与学校的需求比例不够,很多教师反映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但目前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取得普通教育的理论专家的支持。校本课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尤其是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因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学习、训练使教育对象能够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减轻社会的压力,减轻家庭的压力,使他们由自然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三、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建议与对策

(一)课程实施过程以“满足学生的生存发展需要”为本,重视差异性

课程实施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打破各学科界定,以学生IEP发展目标为根据,进行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应该继续坚持“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针对残疾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化训练”把为了“学生的生存”确定为校本课程实施的主题,这一理念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生存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为校本课程本身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能。既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又为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二)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实施能力。校本教研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形成教师通力合作支持教与学的氛围这种机制的突出标志是: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同伴互助与合作,教师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交流与对话、沟通,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教师间形成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起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学校形成了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等等。前面我们提到过,校本课程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学校教师缺乏的是校本课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现有的课程开发力、水平不能满足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这也是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一大障碍。仅仅依靠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型摸索还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

(三)提升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师尊则国兴,这是历史的必然,启示道理不难理解。国家要兴盛则必须建设,建设则必需要人才,人才则必须源于出色的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决定了人才,人才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欧美经济的发达源于他们奉行为珍宝的“师尊”,源于他们的教育质量。他们深刻地理解这一点,因而在他们的心目中教育者的形象是神圣的、崇高的。我们的国家要想成为各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的世界强国,则应把教育的发展放在首位,只有开发人们的智力,才能谈的上国家的兴旺发展。

(四)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普通学校和培智学校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受传统教育观、课程观的影响,教师往往缺乏课程意识,加上学科课程内容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教学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以对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要求不高,造成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特别强。而校本课程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所以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生存需要为主要目标,弥补目前国家课程的不足,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有都是学习的场所。只有生活化的校本课程才能真正满足智障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的生活化也是培智学校在投入不足和现代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实现课程及教育优质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崔允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

[2]黄汝倩等.盲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建议

[3]郁松华.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分析

[4]徐继存等.论课程资源及开发与利用

上一篇:中学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成就感的培养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作文中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