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时间:2022-09-29 04:41:29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摘要 本文主要就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意义、特点、养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解决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解决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速公路;养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1-0104-01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人们对公路交通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发现诸如道路排水、边坡防护、通道建设等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后期的养护维修加以弥补,并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提前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1)通过养护调查可以建立相应的技术状况数据库,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完整、科学的技术数据。2)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缺陷。3)了解并正确评价养护对象状况及服务水平、及时安排日常养护、专项养护及大修,保证高速公路良好的行车环境。

1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速公路由于设计标准、建设质量与运营方式上与一般公路存在很多不同,因此其养护管理也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

1.1 养护工作具有时效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以提高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养护对象具有广泛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附属设施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

1.3 养护的高成本性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标高、养护范围广、材料选用标准高、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且保护措施较全、现代化设施较多等原因,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成本要比一般高出许多。

1.4 养护技术的复杂性

高速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一般来说。

2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速公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养护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养脱节

在建设过程中,许多高速公路的建设单位与养护单位并非一个主体,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很少考虑或没有顾及到以后的养护事宜。“建、管、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脱节,导致部分高速公路建成后难以养护。

2.2 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处在高峰期,任务繁重,资金需要量大。各地的交通主管部门,仍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融资与建设上,养护还未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养护资金投入的不及时,造成真正用于高速公路养护的资金十分有限,无法满足现实工作的

需要。

2.3 养护机械化程度不高

高速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实现养护机械化是推进养护工艺更新和养护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和改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的客观要求。但从我国目前高速公路整体养护水平来看,养护工作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养护机械化的水平不高,养护作业效率低,无法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的高效性。

2.4 缺乏专业养护人才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由于养护体制改革不彻底,现有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养护人员偏多、机构臃肿的状况。同时,现有养护队伍人员结构也不合理,养护一线真正需要的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养护职工整体素质不高。

3 加强公路养护的相应措施

针对前面提出的关于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在此提出几点措施。

3.1 实行定额养护,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对于高速公路的现状,养护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充分的了解,不能脱离实际一概而论。养护经费要根据定额和养护工程量来核定,使经费投入科学、合理;还要根据预算费用中的人工费,推行工资含量总额包干制,以解决人员经费挤占养护材料、机械费的现象。实行了定额养护,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使养护管理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

3.2 培育公路养护公司,提高机械化程度

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化公路养护公司,使其参与市场竞争。养护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从经营战略、管理制度、队伍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严格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以实现高效率运作,提高养护质量。养护管理部门应对竞争优选程序进行规范,以形成真正的竞争机制。还应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化养护公司的扶持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机械化配备,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养护生产实体,在条件成熟时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3.3 采用适当的公路养护方法

公路建成以后,或多或少地都会不同程度地被破坏。针对不同的破坏程度可以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以处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如就地热再生方法,根据路面材料的情况适量加入新沥青进行摊铺和压实。但此法并不是真正的养护,只能暂时掩盖住受损的路面。而泡沫再生技术,可以利用旧料,运输时间也较短,能够节省一半的养护时间,养护效果也较好。面对受损的路面,为了能及时地养护,需要最优化的方法,使高速公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通行要求。

3.4 加强养护企业制度改革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企业可自主根据生产岗位的不同决定用工数量、形式和条件,以合同方式统一管理,形成竞争上岗机制。公路养护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养护市场化进程中,由于劳动成本低、劳动强度大、职工文化程度较低等原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应努力提高养护职工素质,抓好员工技术业务培训,加强知识更新。通过培养一批懂业务、懂管理、懂经营的专业化人才,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4 结束语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一定要常抓不懈,常养不怠。高速公路是全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车速快、车流量大、安全性高、封闭性强,这些特征决定了高速公路在管理方面更容易存在不足,更需要不断改进养护管理状况,以确保建成的高速公路发挥出交通大动脉的作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规模很大,必须加强对高速公路的各项管理工作,而对其加强养护管理是必须地一项,这样可以有效的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娟.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J].长安大学,2008,05(7).

[2]王玉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改革[J].中外公路,2003,23.

[3]欣闻.广深高速公路养护机制的演变[J].中国公路,2004,07.

上一篇:探讨水利工程中机电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下一篇:试析变电站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