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崇高美

时间:2022-09-29 03:33:23

浅析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崇高美

摘 要: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风格一直被定义为哥特式的黑色幽默,从美学的角度看,这部影片极具崇高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故事背景的怪诞与诡异,人物形象的悲剧与转变,生存理念的自由与释然。本文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剖析这部作品所蕴含的崇高美感。

关键词:《自杀专卖店》;崇高;诡异;悲剧

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改编自法国作家让・特磊的同名畅销小说,影片讲述了杜瓦什家族祖传的老店,夫妻二人以贩卖各种自杀工具为生,直到他们乐观、热爱生命的小儿子阿兰成了自杀专卖店最大的威胁,人物间的思想情感也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整部影片充斥着恐怖、荒诞、诡异、压抑的气息,与此同时也不乏哥特风格带来的崇高美感。哥特式电影源于哥特文学与音乐,与欧洲中世纪文化紧密相连,而中世纪文化的标志就是禁欲与死亡。死亡的审美价值从根本上表现为人类怎样以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扰,通过艺术的表现可以将死亡的恐怖转化为美感。哥特电影中惊悚、黑暗的画面感可以使读者在产生恐惧的同时也产生崇高感,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1 故事背景的怪诞与诡异

崇高的概念形成于古代的修辞学之中,这种风格在古代曾被认为是雄浑与庄重。公元1世纪,朗吉努斯所著的《论崇高》将崇高的概念带到美学中来。18世纪,随着浪漫派与艺术及诗相接近,在美学之中,诱人而又令人畏惧的东西与崇高一起表现出来。而在众多崇高论中,以伯克的崇高论与哥特小说的联系最为直接,因为他的崇高论是围绕恐怖构建的。伯克认为,所有“崇高”情感的根源都来自恐怖,它源于弗洛伊德生命本能的“自我保存的本能”,源于主体体验到了对自身生命的威胁。这部电影构建的世界观便是一个充满死亡的社会,社会中的所有生命体都在绝望中被死亡的气息笼罩,不惜花费高额费用寻求适合自己的死亡方式,然而这并不是一部彻底压抑的作品,人物古灵精怪的气质、刻薄精辟的语言、文艺复古的腔调都传达着浓郁的法式冷幽默。

影片开头便对恐怖、诡异的气氛进行了艺术渲染:伴随着欢快的歌曲,阴沉的天空下,灰暗的城市到处充满了死亡的气息。首先以一只鸽子的视野看到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自杀,惊慌失措的鸽子最后心如死灰,也选择跌下车辆川流不息的街道自杀。至此,观众已然开始有不适感。恐惧的产生正是由于这些遭受灾难的人与我们生活的背景极为相似,怜悯源自不应遭受的灾难,恐惧来自我们自身很相似的人。人们由于各种生活压力与所遭受到的威胁而绝望,最终无奈选择死亡,这种氛围不禁令观众感受到生活如此的残酷,生命如此的脆弱渺小,而影片所呈现的与之截然不同的欢快、幽默的艺术效果又渗透出崇高的美感。

2 人物形象的悲剧与转变

自杀专卖店的老板以高雅的歌剧形式出场,推销着自家开的自杀专卖店,演示着各种自杀工具的用法,以便怂恿悲惨绝望的人们自杀:“让大家都为死亡震颤吧,危机四伏,让人不爽的社会危机,自杀难道不是最好的归宿吗?”当一位自杀者觉得毒药贵时,怀有身孕的老板娘对他说:“死亡又不会自己送上门来的,这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这句话体现出影片独特的人生观,即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连死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没多久,老板娘待产,载着她的救护车从用毒药自杀成功的人窗下驶过,新生命和逝去的生命擦肩而过,发展着的世界即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传达着自然界生生不息、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

当夫妻二人看着无数人自杀,发现自己已经沦丧了道德,同样认为生活是悲惨无比的一件事,想自我了结,但这笔生意太过诱人,为了经营杜瓦什家族祖传的店,他们认为绝不能自杀。尽管二人自诩仅仅是供应商,不是杀人犯,却又要保证每一位顾客的顺利自杀,并且认为每个人都只能死一次,死亡是高雅而难忘的时刻,对他们来说连死亡都是神圣而崇高、可望而不可即的。

除此之外,影片中每一位顾客都真实代表了人生中不同类型的绝望所带来的悲剧。分别代表了举目无亲,孤独终老的悲剧;有缘无分,为爱殉情的悲剧;一时冲动,饮弹而亡的悲剧(影片中警察迅速前来,给在马路上饮弹自杀的人嘴里塞上一张罚单,因为在马路上自杀是一种违法行为,极具讽刺意味,再次体现死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难忍虚情假意,含恨九泉的悲剧;生活在社会底层,卑微而死的悲剧。崇高和悲剧皆是重要的美学范畴,悲剧是崇高在艺术上的一种形式,悲剧总是表现崇高,而崇高并不一定是悲剧。这部电影正是以一个接一个惨痛的悲剧以及人物间态度的转变来表现一种独特的崇高美。

3 生存理念的自由与释然

老板的小儿子阿兰不同于其他家族成员,从出生起就会笑,然而他的乐观严重影响了店里的生意。阿兰曾半夜偷偷起来割店里出售的上吊自杀用的绳子,在被父母派出去确认用铁球跳河的自杀者是否成功时,却弄断铁链救下了那位自杀者,他还带着小伙伴用音响轰击自家的店铺……以至于他的父亲愤怒地要杀了他。阿兰为了让欲杀他的爸爸笑,竟然含笑假装从高楼上跌了下去,以为阿兰已死的一家人开始痛不欲生。但阿兰的小伙伴们在楼下用弹力床接住了他,阿兰弹了起来,作出各种模仿他爸爸的幽默表演,此时他的爸爸终于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一家人破涕为笑。热爱生命的阿兰通过这种方式以自己的性命来唤醒父母对生命的珍视,他的生存理念和牺牲精神将影片的崇高美推至极致。

灰暗的城市中,自杀专卖店变成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的可丽饼店,在一家人的带动下大家都开始热爱生活。“人不能放弃生命,我们超脱地看待我们所赋予的死亡。永别了暴力与血腥,好释然。”歌剧开始,画面变得完全明朗,片中所有自杀死去的亡灵纷纷从地底升起告诫人们好好地生活,片头自杀的鸽子的灵魂也浮现出并与同伴飞走了。

4 结语

无论是恐惧,还是诡异的美学特征都使这部电影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美感是自由与崇高的审美,带有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产生直接的愉快,而崇高经历一个生命力受阻碍的瞬间,然后是生命力的强烈的喷射,它是以不愉快为中介的愉快。

这部影片最崇高的核心之处,应是让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有选择的权利。当一切已步入正轨,皆大欢喜时,老板在最后还是把有毒的可丽饼给了被阿兰割开的绳子救下的人,让他在结尾处死去。影片之所以这样安排,或许不是为高举某种旗帜,而是为了表达没有人可以救一个放弃了自己的人,求生和寻死都在于自身的选择,跳河的人可以放弃寻死,那么这个人也有权选择死亡。生既无欢,死又何惧?死亡专卖店只是给了人们死或生的选择。或许最初老板是为了牟利,但是最终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还有生的意志的人“要相信自己,相信生活,要有足够强的信念,即使生活有时会让你痛苦,它还是会比死亡好一万倍”。若是真的无法挽回,正如他所说,“悲惨、绝望到极点的人忘了一切吧,让自己静静离开”。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昆图斯・贺拉提乌斯・弗拉库斯(古罗马).诗学:诗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31.

[2] 康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2-91.

[3] 符・塔达基维奇(波).西方美学概念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231-234.

[4] 於鲸.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崇高与诡异[J].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3).

作者简介:孟晨(1990―),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

上一篇:传统民俗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深入浅出谈OF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