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9 03:17:59

基于新课改的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大多中学一直把音乐课认为是中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不主要的学科,并不重视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新课改要求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校和老师重视对中学生的音乐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中学的音乐教育任务也发生了改变,本文围绕目前的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改善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突出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79-02

前言:

音乐课程是我国的中学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对音乐教学都不重视,在中学教学课程的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音乐课程不感兴趣,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重视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和运用能力,本文对目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适应新课改,促进我国中学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能培养人的审美功能,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高的审美功能,音乐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音乐就是通过某些旋律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将感情通过音乐的旋律表达出来,扣人心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方式,音乐家用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将美妙的情感融入旋律创作出来的音乐不仅打动人心,还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展音乐教学对精力旺盛、细想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叛逆性和变化性大,可塑性强,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判断是非能力弱,易受错误信息影响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中学音乐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教授学生怎样明辨是非善恶,提升综合素质。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情操,开能开发学生的智商,开启灵魂,音乐本身具备丰富的想象和完善严谨的思维逻辑功能,有助于发展中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感受力和写作能力。

二、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低。尽管我国一直不断发展、深化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但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师和家长没有音乐教学的认知,对音乐教学不重视,在音乐教学设备和教育人力、资金上的投入少之又少,对音乐教学课程上的安排十分不合理,许多学校的老师为了抓学生的成绩占用为数不多的音乐课,更甚至学校直接取消音乐课程的安排,这样严重削弱了音乐教学的作用,影响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开展,限制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我国中学音乐教材的针对性和衔接性较差。首先,音乐教材要符合学生需求,依照教学任务和目标制定,中国的音乐教材过于模仿外国的音乐教材,教材内容都是根据外国教材内容照搬照抄,不能依据我国中学生和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教材内容选举,导致我国的音乐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严重影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无法达成音乐教学的目的。其次,很多中学对音乐教材的更换频率过高,教材内容不具备衔接性,造成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能顺利实施。

3.我国中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落后。我国中学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但音乐和其他学科不同,所以老师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行的,音乐教学的第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对音乐课厌倦和反感,削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

4.音乐教学师资不合理。很多中学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抄写参考书进行备课,甚至有的学校音乐课只是用来教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缓解枯燥的学习,严重缺乏创新性,音乐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学校对以音乐设备投入匮乏,教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就不到位,不能向学生传授音乐的教育意义,更无法对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拓展教育。

三、中学音乐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适应新课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需要解决中学存在的音乐教育问题,改变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需要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各门学科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门功课有兴趣,就会自觉地钻研探索,不自觉地在生活中选择与之相关的方式,学生受各方的耳提面命,都会意识到学习的好坏关系着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所以无论学生是否感兴趣都会对各门学科自主学习,所以,音乐教师要利用这种情况,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理解并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中学教育要文化与艺术相互融合,为此,在开展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还需注重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穿插如音乐知识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各科之间相互配合,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深度,各个学科共同进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各门学课的学习兴趣和融会贯通、自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既能提高中学的音乐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

2.改善音乐教学设备,根据我国的实际教学情况选取适合的音乐教材。新课改要求重视中学音乐教学,但没有合适的音乐教材和充足的音乐设备,再优秀的音乐教师也难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教育局、学校、教师和家长要重视音乐教学在我国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大对音乐教学的师资、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另外,在音乐教材的编排、选取上要因地制宜,结合中国的实际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确保所选取的音乐教材符合中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的针对性和衔接性,让我那个学生能更深一步地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将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加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状态和需求,充分尊重学生,依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授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音乐游戏,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让学生自由发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让老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综合能力,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达到高效音乐课堂的目的,完成新课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并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课改的推行,学校对教学设施和师资的投入逐渐重视起来,很多地方也都有明显的改观。多媒体教学更加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可以给学生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且具有立体感的音乐世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还能强化和指导学生的网络影视音乐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合理优化的原则。另外,在开展音乐教学中,学校要重视师资力量,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音乐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还应该拓展培训学生的乐器、舞蹈、声乐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能从音乐的基础面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5.注重培养民族风格。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音乐教材的编研、学校对音乐教材的选择与教师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时要注重飞扬学生的民族意识,音乐教材的编研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要注重将当地特色、风俗音乐融入到音乐教材中,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理论基础时,要注意视听唱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读谱和听辨唱的能力,还要注重弘扬民族音乐,提高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在中学教育中的比重和在学生认知领域的比重,弘扬中华音乐,发展创新民族音乐,为民族音乐的建设做贡献

结语:

音乐教学是我国的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中学课程安排上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新课改的推行,提高了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提供了切实保障,从根本上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效果。学校加大对音乐教育师资、设备的资金投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音乐教育者积极承担责任和使命,丰富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真正实现全面发展,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胡艳琴,工小波,赵剑锋,李静.试论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中学音乐的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13,(23).

[2]徐滔.多元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08).

[3]周黎葵.新课改视阂卜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01).

[4]廖蜜.试论新课改环境卜的中学音乐教学[J].戏剧之家,2014,(15).

[5]孔霞.新课改形势卜中学音乐教学的问题及解决方式[J].音乐时空,2014,(2).

[6]刘威哉,徐新宇,工兰宁,陈鹏.中学音乐教育中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分析[J].艺术科技,2012,(10).

上一篇: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量元素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下一篇:偏瘫型脑瘫儿童肢体差异与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