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鞘膜积液3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9 02:47:32

中西医结合治疗鞘膜积液3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诊的鞘膜积液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使用10%明矾液、地塞米松针剂联合2%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针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痊愈6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中西医;鞘膜积液;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11-02

鞘膜积液是由于鞘膜腔内积聚液体过多,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而引起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水疝。在中医文献中,《外科正宗》记载:“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红无热,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宜用针从便处引去水气则安。”鞘膜积液在临床的表现是阴囊内见囊性肿块,积液的多少与患者的疼痛感成正比。一般来说,鞘膜积液主要是由于鞘膜本身和或者附睾发生病变而导致液体的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中医则认为是由于脾阳虚冷,运化乏力,水湿潴留,导致局部水液的正常分泌与吸收功能失调。鞘膜如果长期积液则会导致内压升高,进而影响的微循环和温度调节功能。因此,一旦确诊为鞘膜积液则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关于鞘膜积液治疗主要在影像学方法的帮助之下,使用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本文基于临床经验,探讨了10%明矾液、地塞米松针剂联合2%利多卡因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诊的鞘膜积液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在64例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岁,最大为62岁,平均年龄为(32.7±8.9)岁;继发性患者12例,原发性鞘膜积液患者54例;鞘膜积液患者43例,精索鞘膜积液患者21例。排除本组研究对象患者具有明显新飞功能病变或者其它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类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使用10%明矾液、地塞米松针剂、2%利多卡因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针剂进行治疗。明矾液与利多卡因皆有专业制剂厂所生产,符合有关规定标准。患者取仰卧平位,使用酒精对患者常规术野皮肤消毒后,避开精索与于阴囊下方吸尽鞘膜积液后,保持针头固定不动,研究组患者使用10%明矾液5毫升、地塞米松针剂5毫克、2%利多卡因5毫升联合注射,对照组患者只注射地塞米松针剂5毫克。待注射完成之后抽出针头,嘱咐患者饮食尽量要清淡,研究组患者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局部热敷确保疗效。在注射完要药物之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3天左右。

1.3观察指标 痊愈:患者鞘膜无积液,消肿;有效:患者鞘膜积液减少明显,消肿明显;无效:患者鞘膜积液没减少甚至增加,肿胀没有消甚至是加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在经过精心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痊愈6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3 讨论

目前关于原发性鞘膜积液的发病原因,医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创伤和炎症所引起,相关研究指出,鞘膜积液可以发病与任何的年龄[1]。鞘膜积液常并发其他病症,因此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较大的不良影响,一旦确诊之后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般来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中医病理学看来,肾主水,脾运化水湿,先天肾气不足,或肾阳虚衰,水液不能蒸腾气化;或脾阳虚冷,运化乏力,水湿潴留,导致局部水液的正常分泌与吸收功能失调,由此就引发了水疝[2]。明矾性寒味酸涩,收敛作用非常明显。据《本草纲目》记载,明矾可以“吐利风热之谈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阳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长沙药解》记载:“矾石,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善收湿淫,最化瘀浊……矾石化败血而消痞硬,收湿淫而敛,杏仁破其郁陷之滞气也。在本组研究对象中,研究组患者使用明矾液正是看中了明矾酸涩之性而促使鞘膜内发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实现粘连鞘膜囊的目的。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明矾液发生药效时可能会造成患者阴囊内有疼痛感,故而研究组患者使用临产常用的局部利多卡因来减少患者的痛苦[3]。地塞米松在减轻炎症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方面其也具有抑制细胞介导道的免疫反应。由于鞘膜积液长并发有炎症,故而对照组患者在使用该种药物注射之后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疗效。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研究组结果要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鞘膜积液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这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声誉,确保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明江.中西医结合治疗鞘膜积液3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7(4):278.

[2]宋晋秋,郝春生,白东升.经脐单穿刺孔与经脐及腹侧壁双穿刺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02)4:123.

[3]中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56例 [J].辽宁中医杂志,2009,33(11):1474-1475.

上一篇:32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的分析及临... 下一篇: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