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工业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

时间:2022-09-29 02:32:2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工业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

【摘要】与传统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相比,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正在广泛化。在企业中从企业实际出发成为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标准建立的关键点所在。确立因果关系、驱动因素以及与财务关系相关联有助于平衡计分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 企业绩效评估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一、平衡记分卡基本概念与组成

平衡记分卡(Balance Scorecard,简称BSC)是一种对企业从长期战略目标的层面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Dr. Robert S. Kaplan)教授和大卫诺顿(David P. Norton)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目前被认为是最全面、最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是一套一经提出就在世界500强中得以迅速推广应用,并且应用率高达80%的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在《哈佛商业评论》评出的“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中位列第二。其创始人曾评价平衡计分卡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的逐层分解,转化成为各种具体的、互相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且能够对这些指标实现周期性的考核,进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可靠的执行基础。

平衡记分卡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务方面:财务方面的指标要能够反映企业的策略与业绩对净利润的提高做出的贡献,即贡献率。包括资本报酬率、现金流量、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和销售增长速度等等。

(二)客户方面:针对客户的指标要能够体现出客户的利益,包括新客户的获得、老客户的保持、客户的满意度和客户的获利能力等。表现在具体指标上,有新旧客户人数、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以及退货次数等指标。

(三)内部经营:企业财务业绩的实现程度,客户的各种要求的满足程度和股东价值追求的达标程度,都要通过健康良好的内部经营来实现。

(四)学习与成长方面:而学习和成长指标则是体现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包含人员、信息系统和企业程序。具体而言,有员工培训费用、员工满意程度、信息的上传下达时间以及员工奖惩程度等方面。

二、平衡计分卡指标建立

(一)财务指标的建立。

财务指标的建立要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应该避免对财务指标的过度解析甚至是滥用。财务指标是企业的运行的重要目的,但是并非唯一的、关键的环节,如果忽略了与其他指标的配合,则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后果。

(二)非财务指标的建立。

平衡记分卡引入了非财务指标,突破传统上的业绩评价体系,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仅仅靠财务指标评判业绩的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当然,非财务体系的行业标准的确立也成了新的问题。

因为平衡记分卡对传统的评价方法有着继承关系,所以,财务指标方面的标准并不难确立。但是其他三个指标的评价尚无统一的标准。要确立非财务指标体系的三个方面的行业评价标准,就需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总结和积累。企业处在不同的行业竞争环境之中,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也是千差万别,所以,要自身的实践去实现自身的建设。

客户层面指标:关键要了解客户需要的是什么,企业能够提供什么,市场的调节是最有效果的。通过客户的流动,客户意见的反馈,总结客户的实际需求发展方向,进而调整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内部层面指标:企业的内部流程,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按照正确的路线,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难免会出现错误,但是如果紧跟国家的相关政策,紧贴企业的实际情况,就能够规避风险,健康发展。

学习与发展层面指标:不学习,则思想僵化、技术落后。思想的僵化,体现在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僵化,生产者的生产思想僵化。技术落后,体现在企业对资源的安排不够合理,生产设备不够先进等方面。所以,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应该进行学习和发展层面的培训,使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得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发展潮流。

三、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关于如何把企业战略转化为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指标,Dr. Robert S. Kaplan和Dr. David P. Norton建立了以下三项原则。

建立因果关系。将企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用一条因果链连接起来,共同促进企业的健康长期的发展。明确因果关系,利于评估时对优劣的原因进行追根溯源。

确立绩效的驱动因素。驱动因素通常有: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利润率等等。这些驱动因素的确立,对企业战略的实现程度的评估十分有利。

同财务指标关联。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利。所以,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关联起来,是重中之重。利益驱动之下,可以促进企业优化生产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更新生产设备,以追逐社会发展脚步,满足客户的各种各样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要求。

四、结语

平衡计分卡评估系统,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和体系。对它的利用还需要逐步的摸索和分析,不能盲目追求财务标准而忽略非财务标准的跟进。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获得更大的利益,就要实事求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建设适合自己企业的业绩评估体系。对于平衡计分卡评估系统的中国化,仍有许多工作要进行,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绩效的有效提高,利益长远可观。

参考文献:

[1]Rober S. Kaplan,David p. Norton.综合记分卡[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赵秋平.平衡记分卡――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J].北方经贸,2002,4.

[3]冯宁.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现代企业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20.

上一篇:电力企业信息化班组建设探索 下一篇:高校机房硬件故障策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