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动力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时间:2022-09-29 01:03:55

博物馆动力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摘 要:动力设备的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阶段占动力设备总寿命的绝大部分时间,抓好动力设备管理工作,保证动力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博物馆管理、服务行业工作中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它是博物馆开放接待、展览的根基,直接影响着文博事业未来的发展。加大博物馆动力设备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动力设备效能,挖掘动力设备的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动力设备 管理 维护

动力设备是博物馆至关重要的保障工具,也是博物馆提升形象的基础设施。确保动力设备资源的过程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为博物馆开放、展览服务,是动力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对象之一。

一、动力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有些潜伏的安全隐患

目前不十分规范,管理制度未完全到位,责任未完全落实到人,博物馆是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所有运行费、管理维护费,员工工资、奖金,展厅改陈、展览费,都是由国家财政、重庆市财政统一拨款。为了节约成本,有些设备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的,由于资金不足,不得不放弃投入,导致部分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出现陈旧、老化现象,这样设备就存在着隐患,埋藏着发生安全事故的祸根。

(二)动力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减弱

博物馆是文化研究为主题,陈列展览为中心,文物修复、藏品为重心,设备工作为辅助。不十分重视设备管理工作是正常的。首先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陈列展览、安全工作是放在第一位的。而设备管理工作就成了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次要,是“下等人”做的工作,叫人瞧不起,了解设备管理的人说一声辛苦了,不了解的人则说搞破坏、浪费国家经费。其次,博物馆缺乏真正既有过高专业技能,又具备有一定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体制改革,设备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社会化,一并打包承包给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客观上原来管理设备的工作人员就退出一线,改行搞学术研究,这就是设备管理工作正在走向弱化的重要原因。

(三)技术骨干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给设备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原来设备管理人员由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行政科长组成,技术力量相当雄厚。现设备管理工作由物业管理公司承担,他们绝大部分管理人员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合同工、临时工。这部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很大,工作态度极不端正。对博物馆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不十分了解。

二、动力设备管理的措施

设备安全先是从人的安全出发,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保养的各种状态下,人员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要胆大心细,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作为保障条件。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动力设备管理、维护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一)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设备都有自己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管理规定合理使用设备,就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减少设备损害,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对于改陈展厅项目中的设备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掌握动力设备的性能、要求,安排好动力设备在调试过程中维护保养工作,解决好管理使用与保养维护的矛盾冲突。

(二)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运行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容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他人的伤害,以及动力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遇有故障发生,立即抢险,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设备安全和生命安全。

(三)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是抓好动力设备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定相关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操作规则手册学习,发给现场的每一位操作人员;三是做好动力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人人都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动力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工作,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包含工作人员的家属,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设备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和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保护方法,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根源上控制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动力设备维护与保养

针对动力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安装设备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我国提出了动力设备强制性保养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降到最低,最终达到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保障了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工作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牢固树立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常抓不懈的好思想。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工作,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都明白动力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护、保养工作的好坏。

(二)要建立健全维护与保养制度,坚持防患于未然原则。

合理确定维护保养时间, 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应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点检)制;以预防为主,防并相结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章执行,一般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重点保养由专业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只要维护、保养做好了,设备故障率就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节约开支。

(三)加强保养,精心修理。

强化动力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技术管理,设备运行状态随季节性、恶劣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针对设备的这些运行特点,在平常的维护、保养中,做好准备工作。加强动力设备的保养、及时维修工作是强化其技术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加强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要坚决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件保养”的好思想,重点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细心修理,保障设备尽快、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极其丰富的专业维修人员,配备较好的专业维修工具,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动力设备的管理、强制保养、维护是一个复杂性、经常性、综合性的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高度重视,各级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的责任明确,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更新性能优良的设备;那么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动力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博物馆事业服务。

上一篇: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设计安全性探析 下一篇:浅析新农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