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画须传神

时间:2022-09-29 12:53:55

画家能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现在画中并以此与观众沟通是一种境界,画到了这个境界才有了生命,有生命的作品当然就是艺术品,而只有这些作品才值得收藏!

以前,媒体曾报道过吴冠中老先生一幅画的真伪鉴定闹到了法庭上的事:证假方以吴老先生自己鉴定“此画非我所作”证明此画是假画;而证真方则说吴老先生已近九旬,一生做画过万幅,如何记得自己的每一幅作品?此事颇有意思,很像《西游记》里真假猴王,一直闹到如来佛祖那儿才有了结论。可惜法官不是佛祖,不能知过去未来之事,看来真的是麻烦大了。

我没有看过吴老先生这幅作品的原作,只看过图片,曾与几位画家朋友聊起,他们的观点竟然与我一样,都倾向于认定此画为吴老先生真作,因为画中的那种神韵的确有几分相似。如系他人仿作,能仿到这个程度也是当代大家了。

当年张大千先生喜恶作剧。此老颇爱山人之画,无事临摹,谁想摹到最后自己都辨不出哪幅是张所作哪幅是原作,更弄得荣宝斋一帮老法师也看走眼,硬说张所作的画是原作,而将原作判为张所作。以至后代众多大家如刘海粟等对此老颇有微辞,认为这张老头扰乱市场,害人不浅。而张老头晚年居南美时谈起此事还眉飞色舞,如中大奖般兴奋。认为此事为自己平生一大快事,还说当年摹得太少了。

此事是非已不重要。如果从市场的角度看,我们只能说张老头的水平一点儿也不比山人差,所以那些老法师们也无法辨真伪。就像那六耳弥猴,一身本事与孙大圣一样,所以从观音菩萨到玉皇大无法辨认,最后只得请出佛祖。其实佛祖在道破六耳弥猴身世后也对孙猴子道出了天机:此猴乃孙猴子性情中一点暴戾之气所致。换言之,这猴子与你孙猴子本是一猴子,无非是本性中那点差异而已!同样,一个画家如能将另一位画家的画摹到连神韵都相似的程度,应该说他们的水平已不分伯仲了。由此可见,神韵乃是画作的灵魂!有很多画家的画在技法上几乎已到了极高境界,但他们的作品却始终不能抓人眼球,在市场上颇受冷遇。究其原因,这些作品大多有形无神,因此被批评为课堂作业,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什么才是画作的神韵呢?我以为这只是画家内心的写照。画家用心去画,你自然能在画中读到他的心。画家以技去画,或去模仿他人,他的画就是具无魂的躯壳。问题是现今大多数画家真的不知道如何用心去画,他们都过分地追求形式了。几年前,有朋友请我去看一幅据称是陈逸飞的作品,是一幅表现三四十年代上海女人的作品,那画的确画得相当不错,也属上乘之作,但我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我对朋友说:“陈逸飞画的上海女人真的是上海女人,其他人画的最靠近的也就是苏州女人杭州女人,大多数画的都在徐州以外了。”朋友问我如何去判断陈逸飞的“上海女人”,我说你看看阮玲玉、胡蝶、周旋演的那些三四十年代的老片子就知道了,朋友立马就想明白了。

的确,这就是陈逸飞画中别人很难摹仿的那种神韵,因为这是他心中的上海女人。就是他老弟陈逸鸣画的那些上海女人显然与他相差甚远,因为这种神韵是发自陈逸飞内心的,你如果不明白陈逸飞的内心,你如何去体验那种感觉呢?同样,画周庄的中国画家也很多,其中不乏名人大家,但直到今天,我们尚未看到能超越陈逸飞的,这不是技的差距,而是心的差距。陈逸飞《水乡系列》作品中透出的那种强烈的对故土的迷恋之情是他人无法相比的。这种迷恋已非单单对故土的迷恋,而是更近于一种对爱人的迷恋,所以里面有阳光激情,有薄雾迷朦。半是故乡,半是梦乡;半是故人,半是恋人。所以有思念,有倾诉,有陶醉,还有些许淡淡的愁怅,千种滋味欲语还休,万般柔情尽在其中。没有这种心境,没有那些经历磨难,纵然是一等一的绝顶高手,岂是说临摹就能临摹的吗?这就是陈逸飞作品中的神韵。

乔治・瓦萨里在评价拉斐尔时赞道:“我们可以把其他人的作品称为绘画,拉斐尔的作品却是活物,有血有肉,有呼有吸,每一个器官都充满活力,生命的脉搏跳动不已。”“你甚至几乎可以触摸到他们……”而伟大的达・芬奇则将其表述为艺术家与作品之间,实际是一种“崇高的心理对话”关系。那些优秀的作品为什么能给人带来震撼,为什么能打动人,说透了,是因为画家在画中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的那种自我精神和内心的情感实际是能够与人沟通的,它打动了你,感染了你,震憾了你!明白这一点比读懂所有绘画技法都重要。因为艺术的感染力除了借助于有形的形式外,更多的是通过内在的神韵传递的。再优美的形式最终仍会导致审美疲劳,而伸韵则是永远年轻的,就像蒙娜丽沙的那双眼睛……

上个月,我们画廊举办旅法画家李白力先生的画展,前前后后有数百名画家到场看展。画家们当然只是来看画而不是来买画的,有个小插曲很有趣:蜀中才子魏志远兄因远在欧洲,直到画展快结束时才赶来看展,他仔仔细细地看了近两个小时后对我说:“他(李自力)的心情太好了,充满阳光充满喜悦,几乎感染了我。这样的画作挂在家中墙上,心情想不好都不太容易。”我听后笑道:“你知道他是怎样评价你的作品吗?他说做人做到你这个份上才是真正的洒脱,真的是一种生活。”作为画家,他们都读到了彼此的心境。所以吴冠中老先生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油画一百年》节目采访时再三强调,画作是用来与人沟通的。正是这种神韵的传递沟通,才造就了画家们的一批批忠实的粉丝。每一个画家的个人经历都不一样,气质也不一样,因此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不一样。聪明的有才气的画家正是那些勇于表现自己内心世界勇于和自己的作品对话的人,因此他们不会在技法上拘泥纠缠,而是坚持自己内心的风格。

会画画不过是一种技能,能将技能练到纯熟也只不过需要一点时间,真的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拘泥于这一笔几十年功力,那一笔几十年修养那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这种画家画一辈子充其量也就是个熟练的画匠罢了,永远与艺术扯不到一起。能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现在画中并以此与观众沟通是一种境界,画到了这个境界才有了生命,有生命的作品当然就是艺术品,而只有这些作品才值得收藏!所以这些年来我们也越来越不在意画家的名头和出身,因为中国的油画爱好者、收藏者和投资者的确已成熟了很多,他们已能读懂很多。

回顾两年来我们画廊的这几位画家,他们的确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何纪平画中透出的那种与生俱来的优雅和贵气让人着迷;尹中兄画中的那种童心未泯和无边的浪漫让你的心有时仿佛回到童年有时却又乘着歌声的翅膀在白云上飞;李自力的画流光溢彩,才气逼人;而魏志远的作品则永远那么气定神闲,如世外高人般悠然宁静;李传久则是一丝不苟,一步一个脚印,把对人生的所有祝福和期盼都盛放在那些静物中;而陆国英老师和步欣农老师两位前辈,我们是没有资格说什么的。

上一篇:赚钱来自让你过把画家瘾 下一篇:玩赏文人书法 投资墨宝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