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

时间:2022-02-11 11:18:04

摘 要:在文化和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绘画艺术的认识也发生着变化。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特别是在抽象绘画和具象绘画这个问题让我们难以分辨、取舍。艺术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抽象美开始被人们熟知。抽象艺术和科学一样,只是从不同的视角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去解释各种事实。艺术它的功能性也决定了它就是给人们带来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

关键词:抽象画;观念抽象;几何抽象;色彩抽象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33-01

“什么才是好画呀?”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并不是太难,深究起来讲清楚又不容易。在照相机还没有盛行的年代,普遍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像。随着照相机变得普及化起来,简单的像已经不能展现绘画的魅力和抒发画者的思想、情感。于是各式各样的派别和绘画方法出现了,这对于有着不同审美层次的大众其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和审美能力隐形的提升。艺术从西方来到了东方,从具象走向抽象,人们开始认可和愿意去了解这样的美,而不单单局限在像与不像的范围去判断好坏。

波洛克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其在帆布上很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艺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具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他绘画所创造的神奇效果几乎与他使用的笔和画布毫无关系。他作品的特殊吸引力与他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有着很大的联系,正是基于这种对抽象的理解,才使波洛克有如此大的勇气去超越那个被古典和传统紧紧束缚的时代,从而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风格。要追述它的根源和首创者,那便是波洛克。波洛克一开始先是热衷于描绘那种所谓“生物形态”的图形。在超现实主义关于艺术源于无意识的观念,即所谓“心理自动化”的创作方法的影响下诞生了他那自由奔放的滴画。他说:“一旦我进入绘画,我意识不到我在画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我不担心产生变化、毁坏形象等等。因为绘画有其自身的生命。我试图让它自然呈现。只有当我和绘画分离时,结果才会很混乱。相反,一切都会变得很协调,轻松地涂抹、刮掉,绘画就这样自然地诞生了。这种追求自身情感表现、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欣赏和赞同,波洛克在人们的反对声中继续坚持他自己的追求,他那种不屈从古典主义强大压力的反叛精神使他成为当时美国精神的代表。

保罗·塞尚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他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画面中看似合理的物体,他们却完全不在一个透视点上。画面的造型超越了对自然地完全描摹,而是对自然的再创造。他从涂抹开始,选择的主题是研究他想解决的一些特殊问题。他对平衡的设计很感兴趣,这就是他要把水果盘向左延伸去填补空白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想研究在相互关联的情况下桌子上各个物体的形状,所以他就把桌子向前倾斜,使它们都能被看到。他的静物之美是得到公认的,其原因就在于他善于确凿地证明:他的“变形”观察比普通人对现实事物的知觉要更真实、更可信和更生动。

颜色的抽象性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受,毕加索的《梦》采用简洁纯度极高的红黄响亮搭配,在可见光谱中,黄色波长居中,是色彩中最亮的颜色,具有快乐、活泼、希望、光明的感受。能带来尖锐感和扩张感,但缺乏深度。所以在警示色中多用黄色。而红色的波长最长,所以给人视觉上一种醒目感。产生活泼、生动,但长时间会有不安的反应。红色强烈、饱含着一种力量、热情,象征着希望、生命。当一个人心情抑郁的时候,看到红色会立刻改变心情状态。这两种颜色的体块形状和面积搭配,在毕加索的画面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抽象绘画艺术和科学一样,只是从不同的视角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排除假象的迷雾,揭开大自然的奥秘,去解释各种事实。为此就需要撇开和排除那些偶然的因素,把普遍的联系抽取出来。抽象的过程是一个让我们更加认清事实的过程。“抽象”它的原本意思是排除、抽出。抽象带有朴素、直观的特点。培根所说的“人心”,就是人的思维能力,在他看来,我们必须用人的思维能力“把自然完全分解开,分离开”,排除那些不相干的性质,从而揭示现象的因果性和规律性。绘画之中的抽象是一种不可少的形式方法。艺术家们之所以应用抽象的方法进行绘画,其客观的依据就在于自然界现象的复杂性和事物规律的隐蔽性。假如说自然界的现象十分单纯,事物的规律是一目了然的,那倒是不必要应用抽象法,不仅抽象法成为不必要,就是整个艺术乃至科学也是多余的了。

艺术不是科学并没有那么多的标准,它的功能性也决定了它就是给人们带来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的。只要你觉得能给自己带来愉悦就是好画了。但是在我们解读抽象绘画和认识抽象绘画的时候就需要了解它的一个知识背景和绘画之后的艺术活动的过程,平心而论抽象绘画比起具象绘画来更难更不容易创作,并不是胡涂乱抹的都是抽象绘画。真正的抽象绘画无一不是画家对自然的提取和更深刻的认知。有时候只是它的形式太像迷惑人眼,把原本平凡简单搞的高深莫测而已。

参考文献:

[1]古德诺.波洛克画的一张画.艺术新闻.

上一篇:从日语表记法来看汉字文化圈 下一篇:浅谈现代艺术氛围下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