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索

时间:2022-09-28 10:53:26

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索

摘 要:随着中高等院校近年来改变招生计划,增加招生任务,导致在校学生数量逐年上升。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教学日常事务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学籍管理成为近年来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核心内容。高等艺术类院校因其生源特殊性,艺术学生个性鲜明,思维另类,在学籍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难点。加强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不仅能加强高等艺术类院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还能监督学生学习,提高高等艺术类院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籍管理模式的含义与发展历程,结合当前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学籍管理;优化

一、学籍管理的概念与发展

(一)学籍管理的含义

学籍管理是教育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学生学籍采取系统化管理方式来提高对学生教学任务的安排,课堂教学计划制定等方面的质量。其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学籍采取搜集、整理、分析、分类等手段,为教学活动决策者提供最需要的信息和最快捷的信息采集渠道。合理完善的学籍管理系统不仅需要科学的学籍搜集手段,同时,对于档案整理、分类、信息处理、审核等工作同样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因而,学籍管理远远不是传统意义理解上的对学生学籍简单的搜集、分类,而是结合现代社会信息化的手段对学生学籍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档案管理。

(二)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完善,信息化与网络化技术被充分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同样也受到了来着互联网的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档案管理被学术界普遍采纳的档案管理模式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原始纸质学籍管理模式、软件系统学籍管理模式以及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学籍管理模式。

1.原始纸质学籍管理模式

在计算机在国内还没用普及之前,我国的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通常都是使用纸质的形式进行管理,学籍管理中一般采用学生自主填写相关学籍档案材料,由学校统一组织人员分类,通过纸质形式登记,存放档案室中,这种形式的学籍档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查找学生档案资料繁杂的手续,非常不适合学校对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

2.软件系统学籍管理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在国内大中型学校开始被运用,国内的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也开始改革。学籍档案保存形式由传统的纸质形式发展为初级的计算机系统软件。然而,学生档案搜集过程中仍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沿用传统纸质登记的方式,传统的档案整理方式。但在档案保存、核实、查阅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计算机管理,在数据分析等过程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3.信息网络化学籍管理模式

自21世纪开始,互联网贯穿了整个社会,在网络化的冲击下,现代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籍管理过程中,信息化融入其整个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录入、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核查等等,大大提高了学校对学生学籍管理的能力,为教学活动安排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二、当前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对学籍管理认识不足

在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生对学籍的重要性缺乏根本性的认识。首先,一部分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生单纯地认为学籍只与学生在入学期间存在着联系,入学之后,学籍管理工作就和学生没有直接关系了,对自己的学籍档案整理不上心。其实不然,学籍管理是伴随着学生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全过程的管理办法,包括了对学生转班、转学、休学、奖励、处分、毕业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在很多学校以“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影响着学生在校,甚至离校后的生活。比如,学生在毕业整理“成长记录袋”时,有些学生为了美化自己的在学表现记录,在其整理过程中,往往加入一些虚构的奖励表彰记录。当应聘公司核实招工信息,虚假的信息甚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招聘工作,使学生的信誉度受到影响。其次,很多学生在填写、制作学籍档案时敷衍了事,草草填写,不能填写确切的信息,有些艺术类学生由于文化成绩不好,不愿意学校与家长之间保持互动,甚至经常为学校提供错误的联系方式,为学校的学籍档案核实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

(二)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提高

众多高等艺术类院校中,存在着很多院校不能正确地认识学籍管理对学生教学的意义。院校领导片面地看待学籍管理工作,将学籍管理误认为是简单的搜集整理工作,在学籍管理人员配置上存在草率的现象。很多高等艺术类院校的学籍管理人员聘用非专业人士或者缺乏基本专业知识的老师,对现代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没有全面认识,做不到专业的学籍管理工作。

(三)学籍管理人员法律观念薄弱

学籍信息属于个人隐私,高等艺术类院校中学籍管理人员在法律意义上有责任保护学籍信息的隐私性。艺术类学生因为专业特殊性,家庭条件一般都很富足,独立思想观念很强,加之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外出进行实地采风活动,与家长联系较少。这就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契机,很多不法分子联系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非法收购学生学籍档案,导致学生隐私泄露,为学生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四)学籍管理系统不健全

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由于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系统管理信息量巨大,并且其信息量每天都在增加,系统地更新速度很难跟上信息更新的脚步,导致很多院校信息系统老化。在学籍计算机管理中,我们通常会发现,随着信息量的累积,计算机系统常常出现信息处理变慢,或者出现系统无法完整地大批次处理信息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学籍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加之学校经费有限,系统更新换代慢,旧信息系统中的漏洞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为黑客入侵系统提供了便捷,也导致了学籍信息的外泄。

(五)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

国内现在很多学校对于学籍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其中,校领导的不重视是重要的因素。校领导决定着学校工作的发展方向,由于当下的校领导通常都是新课程改革前的老一辈工作者,对于新时期下,对学籍管理的工作重视不足,造成了学校学籍管理建设滞后,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优化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在学生中学籍重要性的教育

学生作为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对学籍的认识对于学籍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学生学籍管理宣传教育中,首先,提高学生对学籍填写重要性的认识,告诫学生正确地填写学籍档案对于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每次录写学籍时,各班做好充分的班会教育工作,以PPT等形式将学籍的重要性详细展示给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规范填写学籍信息的重视。其次,针对艺术类学生不规范填写学籍档案的情况,学校应以各班级辅导员为单位,严抓不规范现象,如“草书”“艺术字”的填写方式。严格要求学生的字体形式,用正规楷书为字体要求,要求填写规范整洁,针对不合格的档案,一律退回,要求学生重新填写,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警告等处分。最后,对于艺术生错报信息,一经核实,予以严厉处罚。

(二)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提高校领导对学籍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学校建设在学籍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在人员配置上,以聘请专业的学籍管理人员为主,增强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其次,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考核,对于在学籍管理中出现重大贡献或是重大失误的人员予以相应的奖罚措施。最后,针对学籍档案管理,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促进学习,与时俱进。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认识

针对学籍管理中的违法乱纪行为,首先,学校应加大对学籍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工作,做到知法。其次,严格控制对学生档案的复制传输,完善调阅学生学籍档案的手续,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四)完善学籍管理系统

在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系统管理中,学校应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才进行系统管理维护工作,定期对系统漏洞进行修复,加强系统的保密工作,抵抗外来因素对学籍管理系统的入侵与破坏。其次,提高内部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杜绝因错误操作为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从学籍管理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管理的学籍管理模式是时代的要求,是学籍管理未来发展的唯一方向。优化高等艺术院校学籍管理系统必须紧随信息化时展潮流,结合艺术生的特点,最终使学籍管理工作真正为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余海峰.高校学籍管理实践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9(06):163-164.

[2]董文胜.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籍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03):13-14.

上一篇:高中田径中“跑”的教学 下一篇:我是小小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