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段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

时间:2022-09-28 10:35:21

浅谈低年段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现行人教版教材许多方面都体现了这一要求,特别是低年段一幅幅色彩鲜艳的主题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拉近了低年段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更为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把握低年段主题图的特点,使数学教学顺利、有效进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低年段如何利用主题图进行教学。

一、正确运用,体现主题图的价值

数学主题图往往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原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揭示思路和方法。因此,数学主题图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好载体”。用主题图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其实是一种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学习数学知识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体现了由具体向抽象逐步过渡的教学原则。

如:教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开学图》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按图中人物的年龄、性别、活动情景和不同的景物进行分类观察,渗透分类思想。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图中有几个学生?几个老师?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几个人?几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与方法。一幅图经过老师的引导挖掘,竟然能让学生发现那么多隐含的数学问题,并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数学的能力和方法。

二、利用资源,提高主题图的质量

主题图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在教材出示时,却只用了其中的一个小情境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主题图进行适当地拓展延伸,把主题图当作学生创新思维的“支点”,让孩子创造出更丰满的主题图。

如:教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公园主题图,提供了多种信息贴近生活的情景资源。我们可以问:“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有许多小朋友来到这儿,看看他们干什么?”此时学生开始观察整幅图,回答出有的买气球、风车,有的猜谜语、套圈。再引导学生观察单一的情境图买风车,进行例1的教学。在学生感受主题图情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设问提出“还有多少个”的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又列出几道十几减9的算式,再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来。

三、合理调整,发挥主题图的功能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主题图纷繁复杂,不利于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创造性的运用主题图,把不符合课标的内容舍而弃之,以利于学生看懂图意,解决相关的问题。

如:教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主题图,我们细而观之:有3个跷跷板,每个坐4人,又跑来了7人(这跑来的7人:有的在跑,有的站在一边观看,到底跑来多少人呢?学生各执一词)……这些无关的因素干扰了学生有用信息的提取,不容易捕捉到用“乘加、乘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信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纷繁的主题图进行重组,创设一个简单的跷跷板乐园主题图:有3个跷跷板,每个坐4人,又跑来了7人(7人排成一组)……等数学信息。这样的简化处理避免了不必要干扰的因素,使有用的信息变得“亮堂”起来,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更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四、选择时机,突显主题图的效果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看来,学生的知识起点对主题图的呈现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教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教学,通常教师把动物园主题图放在开始作为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画面后回答:图上有什么?把你看到的物体数量数一数各有多少?然后全班交流。可课后学生却说:“今天老师教的太简单了,我们幼儿园里早学过了。”因此,《1-5的认识》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先在黑板上写出1-5的数字,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认识,然后用学具表示,也可以用身边的事物表示。这里主题图并不是放在开始,而是作为练习材料。又如《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主题图都提供了整个单元的知识,所以它不仅可以作为情境引入,还能作为拓展训练,为下几节课做铺垫。当然,主题图教学放在哪个环节,哪段时间根本没有好坏定论,教师应该选择适当时机呈现进行教学。

总之,使用主题图,这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毕竟识字不多,主题图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题意。低年段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拓宽了我们教师的教学视野,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习素材,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于教材,这也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理念。

上一篇:高中生物能力立意测试题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民间传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