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28 10:25:51

对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思考

我国经济开发区自80年代初兴建以来,已由初步探索阶段步入较规范化全面发展阶段。十多年来,经济开发区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逐步发展壮大,大多数已经走上正轨,成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生力军。

滨州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省级开发区,位于滨州新市区西部,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是滨州市委、市政府在实施“追赶战略”和“工业兴市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服务,以工业项目开发为主体,努力建成现代化工业示范区和高新技术的聚集区。

滨州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1.规划问题。不要混淆了开发区与城市的区别,导致开发区规划建设无章可循。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发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等同与城市;开发区的用地规模、用地结构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别;缺乏规划建设标准,忽视了开发区的规划特点;规划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开发区设立、建设的盲目性较大,存在“多占少用、早占少用、占而不用”等问题。

2.资金问题。滨州经济开发区开始定位偏高,后期资金跟进存在难度。滨州经济开发区在建设初期,坚持高起点的规划方针,建立了许多投资大,经济效益回报低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陶冶情操,有重要的意义,但建设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不仅初期投入较大,后期维护也需要大量资金。而滨州本身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后期资金的来源问题,成为现在开发区建设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3.环保问题。在大力发展经济、有效开放土地的背景下,如何切实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如何尽可能避免和消除城市用地扩张对农业用地、生态用地、水资源保护用地等非建设用地的侵占和威胁?在合理拓展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对未来新兴产业和功能的前瞻性预测,以进行可持续开发?这些都是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的环保问题。

滨州开发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滨州经济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对区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充分分析研究

重视环境因素分析,研究发展战略并及时调整策略,是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环境因素包括国内外经济与政策大环境、周边地区环境和开发区内部的软、硬件因素,以及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加之策略调整本身就是一个改革与自我扬弃的过程,因此,对内外部环境分析研究与战略谋划易被忽视。当前,下列形势变化值得认真研究:首先是开发区招商的优惠政策优势渐失,国内外资本市场发生变化;其次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内通货膨胀与货币紧缩形势未根本改变,投资需求与动力不足;三是加入WTO后对开发区引资及现有进区企业运营的影响。

2.注意引进项目的难度,提高项目质量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发区对引进项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引进项目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现有引进项目中有一些质量不高。造成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与部级开发区相比,在区域位置、软硬件条件上、优惠政策方面都有一定差距。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外资(包括内资)流动偏好大中城市、靠近市场和资源的中心地带。二是世界经济在经受次贷危机后增长速度放缓,发达国家对资本流动是很谨慎的,他们关心的是市场和资源,而不是短期利润;国内经济通胀与紧缩共同影响,投资不旺。三是开发区在区域分布和数量上太多,客观上造成开发区之间相互竞争资本资源,甚至产生无序竞争;开发区政策优惠正在减少,有些项目不进开发区也能享受到相同的优惠待遇。引进项目的整体规模、水平、档次不高。主要表现在:(1)从技术含量上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项目偏少;(2)从规模上看,中小项目比重大,大项目偏少;(3)从产品(行业)寿命周期看,新兴成长性行业产品少,成熟性行业占多数;(4)从生产要素上看,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项目占多数。

3.注意开发建设成本高,资金投入缺口大的问题

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质量与效益是一个突出问题。为了营造高质量的投资硬环境,开发区建设需要做到配套性、超前性、安全可靠性等,本身投入就很高。开发成本高还表现在下列方面:一是土地出让价格相对偏低,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少;二是建设工程真正实行招投标运作的少,部分工程监理不到位,造价高;三是规划执行不严肃,随意变更;开发与招商脱节,造成盲目开发,开而不用,土地闲置,相对增加投入成本;四是工程完工后,对工程竣工决算缺少严格的分级审计监督。资金需求缺口大的问题普遍存在,甚至成为制约开放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这是因为:第一,开发区可用财力小。不少开发区没有独立财政,可支配的开发资金有限;有独立财政的开发区,都有一定数量的财政退税性补贴开支,以兑现对进区项目的优惠政策。第二,已开发熟地的不断出让,须要再滚动开发新地块(在规划区域内扩张或重新规划);开发区纷纷提出“二次创业”,成片开发新的区块;已出让区域内还存在完善配套与公共设施问题。第三,前期建设贷款需要安排资金还本付息。

4.体制缺少活力,对效益缺乏重视

体制优势曾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这体现在办理进区项目的高效率、快节奏、低收费和对项目进区后管理服务的热情、周到、及时、诚信等方面。体制缺少活力的原因,归结起来,首先是缺少内部公平竞争制度;其次是缺少内部激励机制;再次是因为与外部关系不顺。具体表现:一是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享有较高的经济职能权限,在缺少国家相关法律依据情况下,在处理区内外事务时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难以协调一致,应有的经济权限也难以一一兑现。二是开发区在处理行政事务与所在地政府基层组织存在两张皮现象。三是区内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分配制度等方面有向旧体制回归的趋势;干部拼搏进取精神衰减,开拓创新热情不足。

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兴办开发区最终目的所在。对效益缺乏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投入产出账算的少,特别是对土地使用权出让期内的整个产出效益估算考虑的少。少数地方在土地出让时,特别是商住用地地价过低,行政审批定价多,竟价拍卖形式少;(2)引进项目未作认真评估,急于填满空地,筛选不严,或是引进夕阳产业过多,项目运行不久即衰败,致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出让后经济效益回报低;(3)一些开发区自办实体效益不佳。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州学院)

上一篇: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积极履行环境责任 下一篇:奥运在北京 观光到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