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科学发展的大旗

时间:2022-09-28 07:22:25

高举科学发展的大旗

历史总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改革开放近30年来,从“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增长”到“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些通过文件语言体现出来的不同阶段的国家与民族的共同认知,镌刻着时代的痕迹,也推动着时展。

不久前,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驶上了新的起点。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起点,“科学发展观”作为新的共识写入,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毫无疑问,是否能科学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能否让土地资源在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和谐稳定中科学地发挥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大业,始终与中国的国情相伴相随,十七大报告列举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排在第一位。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同时,土地等国土资源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些地方毫无顾忌、极为阔绰地占用、浪费土地,轻视、忽略耕地保护,不仅使我国的粮食安全有重大隐患,也使4000万农民无地可种,影响到社会安定。对土地的低价、违规甚至是非法的占用,还导致了许许多多不科学的重复建设,影响了经济结构科学合理地调整,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正当全党全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迈进时,有关土地的各种问题是否妥善解决,甚为紧要。

于是,坚定不移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新的共识。18亿亩耕地不保,粮食安全有虞,社会和谐有虞,环境生态有虞,宏观调控有虞。能否守住十八亿亩耕地,是科学发展观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前提下,通过节约集约用地,为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是发展是否科学的另一重要评价标准。不该占地的占了地,少用地的多用了地,用劣地的用了良田,这样的发展,就不科学。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用最小的土地代价,获取最大的发展收益,才是我们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还包括如何科学地以土地为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目前,土地“闸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益重要,该走市场的,决不要又交回给“市长”;政府应该、必须调控的,也不可放任市场肆意左右。近几年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如从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到工业用地招拍挂,从用地计划指标控制到“有保有压”的供地政策,都已经为科学地宏观调控打下了相当的基础。这个基础当然需要进一步夯实。

城乡统筹发展也是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从目前的土地管理形势看,城乡土地不能统筹管理,是许多麻烦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一定意义上讲,城乡土地能不能真正实现统筹管理,将最终决定城乡统筹发展能否实现。“天下土地是一家”,土不分工农,地不论城乡,统一规划,区别政策,统筹管理,平等入市,合理流转,如此之下,我国土地管理情势定有大的变化。

本期杂志关注的话题中,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的探讨,关于部39号令引发的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震动,实际上都是科学发展观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逐步体现;高校“卖地还债”,农宅转让纠纷,开发商囤积土地等热点话题,凸显出目前土地管理尚须更加科学的现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科学发展观这面大旗的引领,我们的航向将更加明确,我们的步伐将更加坚稳。

上一篇:俄罗斯联邦国家地籍法启示 下一篇:“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