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心跳骤停后脑损伤的影响

时间:2022-09-28 07:16:57

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心跳骤停后脑损伤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客观、实用的心跳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方法。 方法:对治疗组33例心脏疾患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采用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照组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心肺脑复苏术的47例心脏疾患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进行比较入院第1、3、5、7天Glasgow-Pittsberg 昏迷量表评分和脑复苏率。结果:两组Glasgow-Pittsberg 昏迷量表评分脑复苏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心肺脑复苏有助于提高脑复苏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对复苏后重症脑损伤治疗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肺脑复苏;Glasgow-Pittsberg昏迷评分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143-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复苏后严重的脑功能损伤和尽快恢复脑功能,促进意识的清醒,仍然是各个医学专科极为关注的问题。北京市昌平区红十字会北郊医院通过对传统的心脑肺复苏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其与程序化心脑肺复苏方法作对比分析,来了解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心跳骤停后脑复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治疗组 2002年1月~2003年12月昌平区红十字会北郊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脑复苏病人,共3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5.77±14.19)岁。

1.1.2对照组 2000年1月~2001年12月昌平区红十字会北郊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脑复苏病人。共47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5.83±14.66)岁。

1.2方法

1.2.1 治疗组给予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前期:①院前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查V3R,V4R,V5R,V7,V8,V9;②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备好面罩和气管插管以及呼吸气囊等辅助呼吸用具。③建立静脉通道;做好环甲膜穿刺准备,做好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内注射抢救药物的准备。④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血压、瞳孔、呼吸节律和精神、神志的变化;重视右心梗死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及时发现漏诊的右心梗死。心肺脑复苏期:①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大多数为无脉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及时给予电复律或电除颤。静脉注射抢救药物。②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可给予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内注射抢救药物。心肺脑复苏后期:对昏迷患者给予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头部亚低温、适当高血压、血液稀释治疗和脑保护剂应用。

1.2.2 对照组给予传统心脑肺复苏①院前12导联心电图;②呼吸道通畅,鼻导管给氧;③建立静脉通道;④持续心电监护,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及时给予电复律或电除颤;⑤对复苏后昏迷患者给予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头部亚低温和脑保护剂应用。

1.2.3 判断标准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判断标准:心搏(窦性、结性、室性加速)恢复≥2 h属一期复苏成功;心搏回复后有效循环建立(有或无药物维持,动脉收缩压>10.7kPa)≥24 h属二期复苏成功;无严重脑功能障碍(植物状态、脑死亡),意识清楚(有指令,包括嗜睡)属三期脑复苏成功。疗效判断方法:1周内无严重脑功能障碍,意识清楚者为三期脑复苏成功,脑复苏率=三期脑复苏成功例数/各组总人数[2]。

1.2.4 观察指标复苏早期Glasgow-Pittsberg 昏迷量表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睁眼动作、语言反应、运动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抽搐和自主呼吸7项,总分35分,最小分值7分[3],死亡病例以最小分值计入相应时段。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各组间率和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Glasgow-Pittsberg 昏迷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2),两组复苏结果比较,治疗组脑复苏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重症脑损伤无显著性差异(表3)。

3讨论

回顾性分析47例常规的心肺脑复苏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前常见症状有:①迷走神经受刺激出现恶心、呕吐;②呼吸节律的改变;③血压下降;④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如:极度烦躁,抽搐,甚至昏迷。治疗中诱发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因素:①伴有左心衰病人应用多巴酚丁胺,忽视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②右心梗死漏诊,以及对右心梗死引起的低血容量认识不足;常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忽视了用药后观察和监护。影响心肺脑复苏结果的因素:①伴有周围循环衰竭的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困难,未开展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内注射药物,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影响急救药物应用;②应用血管加压药物,忽视了血压达到正常后脑灌注不足;③在生命体征不稳定期出现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应用利多卡因,导致复苏困难;④对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心电图分辨不清,对心室扑动病人误用非同步电除颤。

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心跳呼吸骤停的心肺脑复苏进行了分期,重视心肺脑复苏前期检测和治疗,医生在接诊胸痛患者时,要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重视右心梗死和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漏诊和右心梗死引起的低血容量,对易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提供观察指标和依据,并积极进行治疗干预。心肺脑复苏期:要求医护人员呼吸心跳骤停后4 min内按照标准的心肺脑复苏程序完成心肺脑复苏操作,恢复血液循环和脑血流,保证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预防和减轻脑缺血、缺氧后重症脑损伤。心肺脑复苏后期:重点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恢复脑功能。目前最佳的亚低温深度和时间也通过了时间得到了一致结论,34~36℃的亚低温至少维持1~2 h才能达到最佳的神经保护作用[4]。但低温可以导致血压下降,加重脑缺血。血压是影响脑灌注压的关键因素,适当提高血压可提高缺血区脑灌注量,心跳恢复后,血压常不稳定或呈低血压状态,而在缺血期脑血流正常自动调节已受损害,应尽快通过扩容提高血容量或用升压药物将血压提升到正常范围,以改善心肺复苏早期的低灌流状态。

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强调了复苏前的准备工作和复苏操作的完成时间[1],采用Glasgow-Pittsberg 昏迷量表,它是改良的Glasgow 昏迷量表,增加的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抽搐和自主呼吸,均为昏迷患者常规观察项目,易为急诊科医生所接受。治疗组两例伴有低血容量的患者,应用升压药物,血压升到正常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经补充血容量后患者苏醒,说明脑灌流量与血容量关系密切,应当引起临床医护人员重视。

本组结果证明,程序化心肺脑复苏优于常规心肺脑复苏,常规的心肺脑复苏治疗对脑缺血、缺氧后重症脑损伤治疗无明显疗效。因此,心肺脑复苏既要重视提高脑复苏率,又要重视预防和减少重症脑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体钢.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46-251.

[2]宋志芳,郭晓红,潘祝军等. 有效人工通气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价值探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13-216.

[3]胡维铭, 王维治.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699问[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 5.

[4]蒋崇慧,谢钢,程少均,等.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 11(6):371-373.

(收稿日期:2007-03-2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防治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 下一篇:宫血逆流腹腔16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