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教研

时间:2022-09-28 05:10:59

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教研

自2003年参与市教研院主持的省教研课题“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策略研究”以来,我校致力于校本教研相关制度的建设,探索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之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很多教师习惯于对课堂事件进行粗放式描述,导致研究不深、不透、不细;把课堂事件、课堂行为从课堂情境中剥离出来,然后进行经验类推,这种概括性思维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导致研究结果的实效性不强。为此,从2004年开始,我们把工作重点转到课堂观察上,回到课堂现场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观察就是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将观察结果整合到一起进行反思、分析,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以及资料本身的属性来划分,课堂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前者指观察者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观察,一般有一定的分类体系或具体的观察工具,对预先设置的分类下的行为进行记录,这种观察记录的结果一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后者指观察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收集对课堂事件进行细节描述的信息材料,资料收集的规则是灵活的,是基于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并通过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文字记录现场感受和领悟。下面以主题为“课堂追问的有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为例,具体说明我们的研究过程。

一、确立主题

2004年5月,温州市教研院专家一行5人到我校进行为期3天的教学调研活动。在调研中,专家听了陈老师执教的七年级科学课“机械运动”。课后,市教研院专家和本校科学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这节课在提问类型的设计、教师理答方式和挑选回答方式等方面做得不错,但在课堂追问的有效性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本校科学组教师商定,第三天再次对陈老师执教的“机械运动”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围绕课堂追问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二、设计方案

校本教研主持人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寻找有关课堂追问的理论文章,筛选出对问题解决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全组教师自主学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执教教师和观课教师一起讨论课堂观察的视角。经过研究,我们确定课堂观察视角为“两个维度三个要素”。两个维度包括教师维度和学生维度,三个要素包括目标、互动和状态(见表1)。

课堂观察视角为教师观察课堂提供了一个基础性框架,在此基础上还要设计出具体的课堂观察量记录表。课堂观察量记录表分为定量观察记录表、定性观察记录表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观察记录表。结合本次教研的主题,我们以课堂追问的频次、课堂追问的内容、课堂追问的方式为视点,分别设计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观察记录表(见表2、表3和表4)。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如何设计课堂观察的视角和视点。一般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课堂结构要素,包括教学策略、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师生互动等。(2)研究主题。(3)指标的可观察性。(4)指标的重要性。(5)指标的全面性。具体方法是把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要素罗列出来,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再把这些要素进行层层分解,形成可直接观察的点,在此基础上设计观课记录表。观察点的呈现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需要说明的是:观察点既不能太多,否则难以操作;也不能太少,否则无法获得比较全面的课堂信息。虽然观课记录表的重点是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观察点,但是一定要把这些观察点放在一个立体的结构中进行考察,否则只把这些观察点从整个课堂中抽取出来是没有意义的。这就要求在观课记录表上不仅要记录这些“点”,还要记录这些“点”呈现时的情境。

三、观察课堂

将观课教师分为3组,分别观察课堂追问的频次、内容和方式。观课教师提前5分钟进入课堂,选择有利的观察位置。观察位置的选择既要便于收集到真实的信息,又要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尽量避免与执教教师的课堂走动发生冲突。

在观课过程中,观察者不应进行不必要的走动;观察者之间不应相互讨论,以免引起上课教师或学生的注意,影响教学进程。观察者要如实地记录课堂信息,在需要连续记录时,一般不宜当场花时间对现象进行分析或作出判断,以免影响记录的进程或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除此之外,也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录音机、摄像机等)完整地记录课堂教学进程,课后再与观课教师的记录进行比较,以获得真实、完整的课堂信息。

四、课例研讨

观课之后,分3个阶段进行研讨:第一阶段,各观课小组内部交流观课笔记,统计数据,找出差异,运用理论知识,围绕主题与差异展开讨论,进行“病理”诊断与分析,开出初步的“处方”。第二阶段,各小组长围绕主题作代表性发言,组员补充,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第三阶段,校本教研活动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开出相对完整的“处方”,提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以下是课例研讨的部分内容:

本节课教师共追问11次,其中:课题引入环节有3次,占27.3%;讲授新课环节有7次,占63.6%;课堂小结有1次,占9.1%。由此可见,教师课堂追问集中在讲授新课这一环节。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化解学习难点;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从追问的方式来看,跟踪追问占18.2%,逆向追问占36.4%,因果追问占27.2%,发散追问占9.1%,还有9.1%属于不恰当追问。由此可见,教师的追问方式主要采用逆向追问和因果追问两种方式。因果追问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给学生提供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相关内容。逆向追问能够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恰当追问和无意义追问较少,可以看出,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和研究学生方面下了一番工夫。

从追问的内容和学生的应答情况来看,教师的追问基本上能够紧扣课标要求,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追问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教师的追问比较有效。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1)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针对一位学生追问多个问题的现象。(2)个别追问的目的性欠明确,表述不是很清晰。(3)在选择追问方式时,没有充分考虑追问的内容特点,在一些不必用因果追问的地方采用因果追问。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研究解决。

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教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课堂观察上,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学会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使实践智慧逐步清晰化。研究的过程遵循“总――分――总”的思路:第一个“总”是指研究的主题和目标;“分”是指将研究的主题和目标层层分解,转化成可观察和易研究的“点”,提高观课的针对性,使研究能够比较深入;第二个“总”是指将这些“点”的研究纳入整个课堂情境中,找出这些“点”之间的联系,揭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课堂的整体改进提供依据。

上一篇: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 下一篇:校长听评课的一种站位与行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