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路桥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时间:2022-09-28 04:12:35

浅谈市政路桥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给城市道路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是在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也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工程相关主体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施工各个缓解的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道路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质量

一、桥梁工程

(一)基础

1.沉入桩

(1)控制好沉入桩的桩位。现场测量人员必须根据测量复核过的控制桩来复核墩台的小桩位,如果桩位出现差错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有时甚至连补桩的余地都没有。因此现场测量人员必须认真看懂设计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斜交墩台的桩位要加倍注意,首先要分清设计提供的辅桩是垂直于道路,还是顺桥墩中线,不搞清楚会酿成大错。可通过采用经纬仪来校核小桩位,校核放样是否正确。

(2)控制好预制混凝土桩的质量。制桩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沉桩作业,比如,上节桩的顶面不平整,施打时桩面极易破损,严重者就影响沉桩。施工人员在工序检查中可采用角尺进行,以保证桩顶水平。

(3)控制好桩的垂直度。桩身不垂直往往会造成桩顶破碎或断裂,其中PHC 桩更为敏感。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加以控制并督促实施人员严格控制,在打入第一、二节桩时,仪器不离人,有倾斜及时纠正。

(4)控制好打桩次序,以减少土体的挤压影响,确保沉桩顺利进行。打桩次序应根据地形、土质和桩的布置密度决定,一般按以下规定执行: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桩基毗邻构筑物时,宜由邻近构筑物一侧向其他方向施打,有深浅桩时,宜先打深的,后打浅的。

(5)控制好桩与桩之间的焊接质量。焊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桩身质量,根据规范规定打入桩要按一定的比例做低应变动测试验,采用弹性反射法,对桩身结构完整性和桩身质量作出评估,特别是Ⅰ、Ⅱ、Ⅲ、Ⅳ类桩。Ⅰ类桩是无缺陷的完整性;Ⅱ类桩只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桩;Ⅲ类桩是有严重缺陷,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桩;Ⅳ类桩为断桩。工程上不允许出现Ⅲ、Ⅳ类桩,一旦出现必须补桩。对于优良工程来说Ⅰ类桩必须在85% 以上,因此接桩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现场施工人员除了加强检查外,还必须对操作者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2.钻孔灌注桩

(1)控制好钻孔平台的平整。只有平台呈水平状,才能确保钻孔垂直。

(2)严格控制好钢筋笼的顶面标高。钢筋笼的长度设计是根据受力状况决定的。一般桩的下端不设钢筋笼,如果没有得力的措施和数据,难以保证钢筋笼的顶面标高。现场施工人员要对钢筋笼的顶面标高予以校核。

(3)控制好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几个要点:①水下混凝土的强度应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 15%~25%,在做配比时就要引起注意;②坍落度控制在16cm~22cm;③灌注水下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顿,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以3m~6m 为宜,最少不得小于 2m,最大不得大于10m;④混凝土灌注的高度应比设计桩顶高出一定高度,其最小高度不宜小于桩长5%,且不应小于1 m 。

3.承台

(1)承台开挖后要及时测量基桩位置的偏差值和桩顶标高,现场测量人员要实际测量,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

(2)抽查模板尺寸时要特别注意其中心位置,同时还要注意模板的刚度,不能只注意其几何尺寸。

(3)必须认真检查立柱、墩柱伸入承台的主筋根数、直径、深度特别是保护层。

(4)控制好基坑回填土的质量。操作人员对此很不重视,一般只松填,无密实度可言,有的还带水回填,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予以制止。因为承台周围正好是盖梁和现浇箱梁立支架的地方,填土没有密实度,支架就会产生较大的下沉量,使结构标高难以控制。

(二)下部构造

1.台身、墩柱

(1)承台建成后在施工台身和墩柱前,要再一次核对墩柱的中心座标,以确保墩柱的正确位置。

(2)模板一般都采用钢模。钢模的平整度、几何尺寸、刚度在出厂前要做严格检查;立柱立模后,要检查钢模的垂直度,两个方向都要检查。

(3)混凝土的浇捣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外观。要做到不漏振,振动棒要快插慢提,以减少水孔;拆模后,施工人员要注意检查,然后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养护。

2.盖梁

(1)在不等跨的盖梁中,盖梁中线与立柱中线都留有一定的偏心值,这一点测量人员容易疏忽,造成板梁架不上去。测量人员要对盖梁的中心座标进行复测预控 。

(2)盖梁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配有一定数量的钢束。在检查钢筋的同时,要十分注意检查预应力钢束的根数和束数以及钢束的位置。

(3)当盖梁混凝土的强度和龄期符合设计要求时才能开始张拉,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4)预应力钢束的冷拉应以应力和伸长值进行双控制,并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控制为辅。当伸长值超过规范允许偏差时,应及时与设计取得联系。张拉的全过程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在场,控制张拉力是否到位。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以高度责任心做好这项工作。

二、道路工程分析

(一)试验控制

(1)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把关。大批量材料应制定进料计划,施工人员根据材料计划和到场通知,检查材料外观和质保单,检验合格后,现场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2)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成品、半成品进场前,项目经理部应向监理提品规格、数量、厂家品质招标等质量单进行报批, 查验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管理人员把好进场材料验收关,对不符合要求的拒收或剔出,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

上一篇:镁铝异种合金材料的连接方法 下一篇:由“强制拆迁”到“行政问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