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全聚德

时间:2022-09-28 03:39:47

57 过去,全聚德过春节,上上下下都充满了热乎劲儿。除夕午夜,红灯高照,鞭炮齐鸣。掌柜的、掌灶的、烤炉的、掌案的、账房的、跑堂的、料青的、煮锅的、学徒的、打杂的,人人都沐浴更衣,站到财神爷面前作揖磕头,祈求来年生意兴隆,然后互相拜年,恭喜发财。礼毕,大家围坐一起,就着凉菜喝酒划拳,就着热菜吃年夜饭。饭后,大伙再乐乐呵呵地一齐动手包除夕饺子。

58 除夕包饺子,规矩不少,却也情趣盎然。先说剁馅,往往是十几个人一起剁,震得案板劈啪作响,还要比赛看谁剁得最响最快,这叫“响案板”,图的是个热闹吉利。包饺子时,要在一个饺子里包进一枚铜钱,谁吃着谁“得彩”,预示他能在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馅儿要多剁,因为还得包些馄饨,以备第二天喝“元宝汤”。初一到初四,全聚德放假四天,大伙走亲访友逛庙会,是一年到头最快乐的日子。

59 在认真考核,严格管理、看重德才又讲人情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全聚德员工,怎能不扎扎实实地实现“人要能”呢!再说生意经中“话要甜”这一条。当时每到饭口,全聚德掌柜,堂头、卖头都在门口笑语迎客,跑堂的一边用白净手巾擦抹桌椅,一边甜着嗓吆喝“里边请啦您呐!”在引座的过程中,要察颜观色,分辨客人身份,连声说着中听的话儿与客人寒喧。

60 客人入座后,跑堂的得有本事认出谁是首座儿,谁是二座儿。接着要熟练地报出菜名,并先问首座儿、再问二座儿,后问其他客人各点什么菜。对于客人点的菜,要用脑子记清楚,然后到后厨毫不卡壳地报给“掌案的”听,以便备料炒作。这一串活儿,全凭脑瓜子灵、嘴皮子甜。现在的饭店,报菜有服务员递上菜单,点菜有服务员用笔记写。当年,别说跑堂的大多不识字,就是识文断字会念会写,那后厨的大师傅也目不识丁啊。

61 说起这“报菜名儿”也很有讲究。直到现在,相声演员还作为“贯口”来练习和表演这种“嘴皮子活儿”。“报菜名儿”也叫“唱菜单儿”,特有一套“规律”:先唱冷莱,后唱热菜;热菜中先唱炸的,二唱炒的,三唱烩的,最后唱大菜和汤莱,唱时还要在菜名前后紧随碟碗尺寸,表明菜量。跑堂的唱菜名儿之前,必先清嗓运气,面对后厨,然后铿锵吐字,落地有声,真像演节目一般。

62 你瞧,全聚德的这位跑堂,正在精气神儿十足地开唱:“师傅,我在一号,要――拌鸭掌七寸,七寸糟鸭片,卤生口七寸,七寸鸡丝黄瓜。炸胗肝七寸,七寸糟熘鱼片,清炒虾仁五寸,五寸油爆肚仁。烩两鸡丝中碗,中碗烩鸭四宝,烩虾仁中碗,中碗烩什锦丁,烩三鲜大碗,大碗烩全家福,葱烧海参三斤两盘盛,鸭骨头汤两大海。热菜听信儿冷菜走――”最后一声长音儿,表示菜单唱完了。读者朋友,你不妨也学着唱一段儿啊。

63 客人候菜时,跑堂的要始终在身边“伺候座儿”,甜言蜜语得随时跟上。客人如嫌烤鸭贵,则说“咱全聚德的鸭子好呀,您吃着满意,就算多花点钱也高兴不是?”客人嫌上菜慢,则说“比候不到,不熟不香,哪能给您端上来呀?”与此同时,还要耳听厨灶发出的种种声音:炝勺声,热油声,炸锅声,炒菜声,烩汤声,边听边判断做的是哪盘菜。等到听见掌灶师傅“咔咔”两声磕勺响,说明菜做好了,就得赶紧去端。

64 “话要甜”,但也忌讳里嗦耍贫嘴。全聚德的堂倌得熟悉行话,用语简练,干脆麻利。你客人,这是吆喝酒呢:“高苏半斤:中苏一斤;对苏四两喽”,什么叫“苏”?原来当时饭馆里管酒壶叫“酒苏子”,“高苏半斤”就是用高酒壶装半斤绍兴黄酒。喝绍兴花雕黄酒是当时通例,不报酒名就是要黄酒。如果要别的酒,比如用同仁堂特制中药泡制的“绿茵陈”药酒,就吆喝一嗓子:“同仁堂四两,”听起来也透着一番别样的亲切。

(未完待续)

上一篇:韩国的泡菜和米糕 下一篇:话说杂面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