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启心扉 画说童心

时间:2022-03-18 07:06:02

摘要: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开放的,但贫乏的表达(缺乏书写能力与丰富的词汇)阻碍了孩子们情感的表达。孩子们天生喜欢涂涂画画,借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打开孩子心扉,让家长与教师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开展个性化教育,从而使每个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教育艺术;榜样激励;家园互动;欣赏小沙龙;品读

【中图分类号】G610

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开放的,但贫乏的表达方式阻碍了他们情绪情感的表达,以至于他们的所思所想往往难以被老师、家长或同伴所认知。绘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表现自我的良好途径,也是他们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在幼儿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有通过涂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感受的愿望。绘画是幼儿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幼儿最初表达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一种方法。新纲要指出“基础美术教育对幼儿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艺术教育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注重对幼儿绘画兴趣的激发,让绘画成为幼儿内心世界的表达。幼儿的绘画过程实际就是他们表现情绪、情感、意愿和想象的过程,反映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感受和想象。于是,借助“绘画日记”叩起孩子的心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真实的想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榜样激励,激发幼儿喜欢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

在活动开始阶段,中班段的孩子们可喜欢画了。约过了3周,孩子们就感觉缺少“日记”题材了,在一次次的交流过程中,部分孩子开始了从众心理,出现“绘画内容”较为同类,没有新意,很难区分幼儿真正心里所想。针对这一现象,经观察,我发现讲述画面内容依旧需要,通过交流,老师与同伴们才能猜透孩子的心思,读懂画面。但在教师小结环节增加了一个新环节,让小朋友自主选出本次交流日记中受欢迎的日记。老师根据孩子们选出的作品有针对性的讲出作品的优点,让孩子明白新在哪?新就在“绘出自己,做每个人眼中不一样的我。”新意是广义的,可以是选材的新意,也可以是作画方式的新意。作品呈现不一样,材料使用不雷同,更重要的是所讲的故事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放手去画去编。因孩子的好胜心强,榜样佳作的激励,激发了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去记录生活中的趣事、有意义的事。

二、“画说童心”册子,成了家园互动的纽带

为了更有效开展“绘画日记”,我们设计了“画说童心”画册,周末让孩子写“绘画周记”,孩子的“绘画周记”记在“画说童心”本子上,孩子的描述由家长记录在这个画册中。周一返园时交流、评议。交流的孩子得到展示,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小观众也丰富了知识,学会了评价。评价讲究策略,评价者必须先说小伙伴的优点,再提建议。周末带着小伙伴的建议,再次创作“画说童心”。在一次次交流,一次次肯定中,孩子们逐渐喜欢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品在一周周积累,内容在一次次丰富,看着汇集成册的本子,家长、老师、幼儿感觉非常有成就感。我们把“画说童心”的册子放在幼儿园教室门口温馨家园栏目的旁边,方便家长与孩子观赏,互相学习。虽然这些册子画面单一,但是故事情节丰富,它鲜活、真实,记录孩子的心路历程,也具有感染力。从画面记录让老师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架起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更好地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相约周四”欣赏小沙龙,推动“绘画日记”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绘画日记”活动,家长作为执笔者的同时,我们还让他们成为欣赏者、点评者、分享者、推动者,在班级中开展了“相约周四”绘画日记欣赏小沙龙。

每周四下午四点钟,我们把点评过的“绘画日记”本按获得星星数从多到少放在教室走廊的桌子上,请家长翻阅、交流,时间为半小时。短短半小时交流活动,家长收获很大。有的家长对孩子们的作品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家长对孩子们不断提高的绘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赞不绝口;更多的是家长为孩子们独特的眼光,童心画世界的真善美而振奋。家长之间会为某个孩子作品中的某段还有好几位家长更是拿出手机把别的孩子的作品拍下来带回家作为指导孩子的教学素材。

“相约周四”活动,架起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幼儿之间沟通的桥梁。家长成了“绘画日记”的积极参与者、引导者,引导孩子体验生活,和孩子一起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并相信孩子会有更突出的表现和更充分的发展。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孩子们在交流中成长特别快,他们会轻松、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会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进“绘画日记”中。“相约周四”欣赏小沙龙,推动“绘画日记”的开展。

四、品读“绘画日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幼儿“绘画日记”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或是自己向往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是幼儿生活情感的再现,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为我们家园共育提供了素材。细细品读,我们能走近孩子心田,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虽然他们的画面内容细小,却能随时捕捉孩子内心情感趋向;例如:中秋假期请孩子完成的一次绘画日记,有部分孩子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想,画了以过中秋为主题的日记,画面内容以月圆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过中秋,赏月吃月饼为主的作品。实验2班王一羽带来的也是这样一幅中秋主题的作品,但是在请她自主讲述的时候却让我们从中收获了一份纯真的童心。画中有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吃月饼,沙发边有一只不起眼的小猫也正美味地享受着月饼呢,一羽告诉我们说:“它是,是我们家的小宠物,可是走丢了,因为我去上海上幼儿园的时候不能把带到上海去,上海人不喜欢房子里有喵喵的叫声,等我回家来的时候就不见了。爸爸妈妈说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所以我希望小在中秋节的时候也能回到我们家来,一起吃月饼,那样就很开心了。”这就是童心,没有华丽的词汇,但却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幼儿的情感就在自己的画笔下进行着传递,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向我们传达美好的祝愿。

在近两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采用多种有效策略开展幼儿“绘画日记”活动,让幼儿、家长、老师都从不同层面获得了发展,更可喜的是孩子们爱观察,善表达,喜表现,勤探索,为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使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江苏教育出版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张明红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幼儿美术与创造性思维》杜玫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生活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与维护 下一篇:诌议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