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微博活跃“两会”报道

时间:2022-09-28 03:21:03

浅析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微博活跃“两会”报道

【摘要】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创新“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的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流媒体 微博 新华视点 两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也是中外媒体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开足马力,抢占舆论高地,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值得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国内最大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巧借“微博”,在新浪网开设“微博”,取名“新华视点两会微博”,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 “分段输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新华视点两会微博

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下文简称“两会微博”)是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从2010年3月1日起在新浪网开通的专题微博,专门用于上会记者采集的现场报道和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为广大网民记录报道两会上的精彩点滴”①。

“两会微博”分为“两会微读”、“现场微报”、“代表委员一言”、“两会微照”、“两会微评”等栏目,既公布两会议程、会议文件精华等,也发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精彩言论,还爆料会场内外的名人趣闻,上传有意思的照片,同时,前方记者或是后方编辑还就会议新闻撰写小评论。

“两会微博”还动态开设即时性小栏目,诸如“代表委员侃房”、“代表委员论医”、“关注三农”、高校“去行政化”等,就一些热点问题搜罗会场内外的只言片语。

“两会微博”开通后,每一条“微博”之后都会有网友跟帖,热点话题人气尤高,不少网民干脆将其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扩散到自己的人际交流圈。截至3月14日两会闭幕,“两会微博”共发表893篇微博,揽聚了234640个粉丝。

二、“两会微博”活跃两会报道

“两会微博”存在哪些优势?分析两会期间“新华视点两会微博”,可以发现微博报道在传播时效、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具有动态报道、细节生动、精辟解读和互动参与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新闻时时更新,热点随时跟踪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总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②。简言之,如果条件允许,新闻应该在第一时间得到报道,有学者于是提出网络时代的新闻时效性理念――全时性(timelessness),考虑到受众对新闻时效的需求,尽可能地做到实时报道。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便捷(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又可以通过手机等)、内容精练(一般不超过140字),有利于传播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分享信息”,即时跟踪事态发展,真正做到“当下新闻当下报”,将新闻理念由“TNT”(Today’s News,report Today)转变为“NNN”(Now’s News,report Now)。

微博“通过限制信息字数、即时抵达、用户自主收发和鉴别真伪的方式,实现了一种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③。

例如,3月14日两会闭幕,总理出席记者见面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见面会定在早上十点以后,“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专设的即时性栏目“总理记者会”,从9点14分第一条该话题的微博,报道记者入场开始,就不断更新关于见面会的消息。

见面会开始前,“两会微博”陆续报道会场布置、请柬内容、出席见面会记者的各种行动,如记者为获得提问机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加“醒目”一些:女记者穿着红色、黄色、粉色的正装,一些男记者也穿上西装、打着领带。更有摄影、摄像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架设好“长枪短炮”,有记者用大衣、照相机、书包“抢占”有利地形。

见面会开始后,“两会微博”不间断地总理和记者之间的精彩问答,时间间隔控制在5秒钟以内,最快的1秒钟内了3条信息,每一条都在120个字左右。跟随整个见面会的节奏,将重要信息滚动,不单记录了相对完整的事件过程,更重要的是,将见面会上记者与总理之间一问一答的场面,真实地向受众展示,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两会微博”通过对时间变量的控制,很好地发挥出自身优势,开创了网络新闻报道新路径。

(二)细节彰显人文情怀,“微博”演绎“微言大义”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两会新闻也不例外。以往,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报道“两会”时,就只瞄准“硬新闻”。其实,软新闻同样具有新闻价值,软新闻具有人情味,受众喜闻乐见,做好软新闻同样是记者的职责。况且,一些软新闻也颇能揭示社会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一些细节或者故事琐碎,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难以在主流媒体上,主流媒体在两会“软新闻”的报道上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通过“微博”,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

如,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又恰逢两会,妇女委员代表成为这一天两会的关注点。记者谭晶晶爆料: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在政协文化艺术界小组讨论会开始前,向包括女记者在内的会场里所有女性鞠躬表达节日祝福,引来全场一片叫好。错过这一场面的宋春丽委员悄悄给姜昆传话,“等会儿得给我补上一个!”小爆料,却有喜剧色彩。

又如,3月13日12点,记者任芳通过手机短信一条“微博”:河南大厦五层服务员程微:第一次做两会服务,真长见识。会快结束,她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不用每天在电梯口站八小时了,那比打扫房间还累。担心的是,会开完后,实习期也结束了,马上拿到新闻专业的大专文凭了,不知能不能在北京找个文员工作。百来字,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给受众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恰似细雨,“润物细无声”。

这样的小细节通常在“现场微报”中,即时性小栏目也有精彩点滴的呈现,“两会微照”栏目不时地一些有意思的照片,给两会报道增添了几许亮色。

关于“两会微博”加强生动细节的报道这一点,“新华视点两会微博”编辑组负责人贾奋勇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坦诚地说过,“围绕‘两会’微博,我们也提出了专门的采写要求,比如一定要抓现场、抓鲜活、抓实质,在写法、表述上契合网络时代的阅读需要。”④

(三)犀利评论直击问题本质,精辟解读勇立舆论潮头

“互联网读者已经由早期浏览的时代,进入了全新的‘价值阅读’时代,观点,其实最能体现这种‘价值’。”⑤因此,除了新闻信息,“新华视点两会微博”还通过常规性栏目“两会微评”、“代表委员一言”短小精悍的评论,给“价值阅读”时代的受众有“价值”的“观点”。

房价是本次两会的一个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谈到房价上涨的原因时,坦诚房地产业利润偏高,“两会微博”通过“微评”栏目了一条小评论,借赞房地产商之名,行吐民众心声之实,不仅一语中的,点出“民生之艰辛”,而且用语之犀利,解读之深刻,着实令人佩服。

“向王健林委员致敬!作为房地产商,他能直言‘房地产利润偏高’而不是一味推脱于土地财政、刚性需求等,难能可贵!其实,把房价降下来并不是要房地产商不挣钱,而是说有个民生底线,稍微让让利,这样也好可持续发展,否则把群众血汗榨干了,那些子承父业的‘房二代’们怎么办呢?”

有人把当今社会称作“微社会”,无论是高科技产品的日趋迷你化,还是文化商品的短平快,都反映了人们浮躁不安的心理,微博集两者之大成,一出现就受到追捧,除却小消息的琐碎繁杂,微博里独具个性的“只言片语”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人们轻点鼠标在电脑跟前快速浏览,太过一本正经的文字,只会让人望而生厌,而一些生动诙谐、入木三分的‘网言网语’却极受网友的喜爱。有的时候,评论的文字不在多而在精,即便三言两语,只要足够精当就堪称点睛之笔。”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是主流媒体依托商业网站服务平台而建的一个新传播渠道,整合了主流媒体的人才优势和商业平台的技术资源,通过微博开拓了网络评论新的价值领域,再次展现了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新气象。像“关注舆论监督”、“会诊经适房”、“关注收入分配”、“高校去行政化”等等均为就时下新闻热点展开探讨,代表委员的发言、新闻记者的点评,都在短短140字的空间里得到及时呈现,并且通过与网民互动,激荡起层层舆论潮,使社会问题得到透彻分析,有助于健康舆论氛围的形成。

(四)互动参与尽显网络优势,“微博问政”力吐平民心声

“微博问政”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词汇,普通网民通过微博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乃至跑会记者交流,针对当前国计民生热点、难点阐述见解,发表建议,成为今年两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其实,此前,网络问政已风生水起:在今年的安徽“两会”上,“网络问政”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对官员启动网络问责;湖北武汉市市长要求各单位工作计划上网公开,接受市民监督;湖南也将“网络民意”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新年伊始,从在红网岳阳论坛上收集民意,向政府建言,到被增补为岳阳县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并递交提案,网友‘错爱的我’完成了从一个‘草根网民代表’向县政协委员的转变。这是湖南首次从网民中‘特招’政协委员,不但在湖南开创先例,也是继河南洛阳之后,中国公民以网友身份参政议政的又一突破。”⑦

“微博问政”继承了此前“网络问政”的传播优势(互动性)和言论风格(大胆犀利),同时又发扬了自身短小便捷的优势,吸引更多普通民众参与“网络舆论场”的建设,将更多的“民声”囊括进来,发挥“网络舆论”的强大影响力。

主流媒体与“微博”两者的结合取得了“1+1>2”的效果,此次新华视点两会微博无疑是一个成功案例,不仅让新华社和“微博”互利共赢,而且开创出一种新的新闻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①《“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上线 两会记者织“围脖”》,

(作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09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以来学术规范研究综述 下一篇:浅议《黟山青年》中的自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