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28 03:14:58

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骨折患者的治疗不仅是满足于骨折愈合,其最终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尽早且最大限度地恢复机体功能性,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强直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多种原因部分病人对骨折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不能接受,依从性差,影响康复效果。我科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例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调查 ,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患者共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5―86岁;踝关节骨折16例,转子间骨折14例,胫骨平台骨折6例 ,股骨干骨折5例,髌骨骨折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3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 。

1.2 结果 50例患者中,害怕疼痛36例,担心再次移位20例,怕伤口出血16例,过分依赖医护人员14例,对锻炼的方法和要求没有完全掌握8例,体质差.毅力不够 6例,固执守旧,对医护人员不信任3例。

2 原因分析

2.1医护人员因素

2.1.1 医护人员知识缺乏 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太少,对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锻炼过程中并存的问题得不到医护人员满意的指导与解释,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信任,不敢进行功能锻炼

2.1.2 医护人员宣教内容及方法不一致 由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方法及内容不一致,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失去信任,放弃锻炼。

2.1.3 医护人员宣教不到位 宣教流于形式,不切实际。患者不能正确认识功能锻炼重要性及正确的锻炼方法

2.2患者因素

2.2.1知识缺乏 功能锻炼所伴随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部分患者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的评估疼痛,错误认识镇疼药的副作用,为了避免疼痛,避免镇疼药的应用,宁愿恢复不好,也不愿进行功能锻炼

2.2.2身体虚弱 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弱,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体质虚弱,日常的饮食只能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根本无法自觉完成额外的功能锻炼任务

2.2.3沟通无效 个别小儿及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原因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导致无法自觉完成功能锻炼任务

2.3其他因素

2.3.1 病床设备太差,没有配备必要的辅助设备

2.3.2 家属支持力度不足,由于家属长时间的照顾病人,身心疲惫,对患者的功能锻炼监督不够

3 对策

3.1 加强医护人员的功能锻炼知识培训 定期对我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统一学习各类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及要领,做到医护人员宣教内容一致,熟练掌握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正确解答患者的疑虑,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3.2加强患者功能锻炼知识宣教 功能锻炼要贯穿于治疗骨折的全过程,要让患者认识到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功能锻炼,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病人在进行功能锻炼过程中依从性的优劣对疾病预后与康复效果起关键作用。

3.3 心理干预,体现人性化

由责任护士采用一对一双向沟通的方式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为病人及家属提供信息支持,讲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有关诊断、骨折程度、治疗、转归、手术和护理知识,在得到其信任的同时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利用图片对比,案例讲解的方式让患者对康复锻炼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操之过急,应根据患者情况应先满足其生理需要,增加营养,减轻疼痛,保证睡眠的同时,再适当的进行功能锻炼,由少到多,由短到长,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让患者自我感到安全、放心,调动其积极性。

3.4根据不同的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由于骨折病人年龄、文化程度、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所以对锻炼的耐力也不同。责任护士在制定计划时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各自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计划及措施,指导病人有目的的进行地进行全身肌肉及关节的功能锻炼,把握最佳的康复时机,并注意循序渐进,定时评价锻炼效果,及时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来修订锻炼计划,从而提高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3.5 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治疗时期的患者宣教内容 、方式要不同 。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宣教内容要表浅、通俗、易懂,要利用图片通过床边讲解.示范.训练及文字教育的方式帮助病人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直到依从性提高为主;对于小儿及沟通能力差的老年病人要加强陪护的宣教,借助陪护的力量对患者进行指导。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高年资及专科经验丰富的护师给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功能锻炼的认识,使他们能支持病人并督促病人遵从要求进行功能锻炼,以保证病人功能锻炼的有效性和持续性【1】。

3.6 加强疼痛知识教育,缓解锻炼时带来的疼痛

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且会因为疼痛而放弃锻炼,不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因此疼痛健康宣教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重要措施。从入院起责任护士就应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多途径.多方位的疼痛知识宣教,如疼痛发生的原因、特点、规律,他人对疼痛的经历,缓解疼痛的方法和技巧等,使患者了解疼痛的相关知识,改变传统思想,自觉接受多种缓解疼痛的方法,如看电视、读报纸、小说;听音乐、听故事;触摸.按摩患肢皮肤、物理疗法、口服药物、镇痛泵等,对疼痛耐受性差的患者要提前给与适当的镇疼干预【2】,排除疼痛隐患,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李晓雯.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52

[2] 陈建意, 杜可爱.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23-24.

上一篇: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分析 下一篇:12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