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造力,让学生插上梦的翅膀

时间:2022-09-28 02:37:38

激发创造力,让学生插上梦的翅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美术教育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美术教育就是运用艺术美、生活美和自然美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在欣赏美、享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要强化小学中有关美术教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这是当前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来讨论一下这些方法。

一、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加强课堂品质

美术学科的主要目标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创造方面的能力,美术学科在引导学生创造力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从而让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进行绘画的时候,不一定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模式进行绘画,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尽量与板书的图画不一样,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对其进行赞扬,展现学生的绘画成果,让学生有信心继续创作。

二、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兴趣,不管是学习任何科目,只有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爱好,才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热情和激情,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发散思维,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的任务。如果学生能够在这门科目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也会在学习上付出努力,同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那么学习效果也就非常明显了。

三、进行疑问设置,教学模式开放性

在教学模式方面实行开放性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创新的意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人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和发展问题。教师应该对于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抱有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非凡的创造力。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暂时不好,在学习方面有些困难,学习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教师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需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教师第一步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方面的鼓励。例如在教学生画一件毛衣的时候,可以对学生提问,比如“什么样的毛衣既好看又保暖”,当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引导。首先可以拿出毛衣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观看,让学生注意毛衣的外形并进行绘画构思,再找到合适的颜色和图案的搭配,从而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图画。当学生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感觉不合适或者中途停下,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开拓思维,走出困境,坚持下去,达到心目中的绘画效果。

四、认真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主干部分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可以进行很多的创造。我们的眼睛可以随时记录下每一刻,只要是发自内心地去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其实存在很多美好的事物。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事物,抓住主干部分。比如在教学生画长颈鹿和大象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并且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进行创作,同时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直接引入,就会忽略学生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特征,没有让学生进行主观的感受,而忽视学生在这方面的领悟,从而给以后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在学生的观察中找出重难点,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观察。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和开放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有关绘画、剪纸以及泥工方面的技能。

五、适当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小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采用竞争的办法,可以充分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都能有所体现,因而产生主动性、创造性和表现性。像是一个简单的事物如果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识去创造,可能只是无意识地去做,教师加强培养这种创新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低年级的一些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更为生动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不但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利用剪、绘画、折纸等方法来设计自己的作品,然后让他们之间进行相互的比较,以便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进行认真的思考和体验,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六、使用多媒体教学

有关调查显示:孩子在小学阶段已经有较为具体的形象意识了,他们的感性思维很强烈。根据这样一个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多利用一些媒体资源,才能让学生保持充分的好奇心;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表现。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小学美术教师要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改革,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培养,争取让学生变得更加全面和优秀。

上一篇:多元点拨,动态探究 下一篇:略谈小学科学教材中阅读资料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