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贵可燃冰

时间:2022-09-28 11:12:55

能源新贵可燃冰

没有人质疑可燃冰的重要性,但实现商业化的艰难,让其发展蓝图迟迟不能落地。

谁将是中国下一站能源巨星?

从所孚众望来看,可燃冰将是有力角逐者。

2009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祁连山冻土区发现了可燃冰。从那一刻起,业内关于可燃冰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一旦可燃冰领域稍有进展,国内一些与其相关的股票价格就随之上涨。

所谓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作为世界第三冻土大国,经科学家粗略估算,中国远景可燃冰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另据测算,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国内目前陆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一半。

但中国实现可燃冰商业化,路漫漫其修远兮。

“至少十年。”这是大部分专家给出可燃冰商业化开采的时间表。

“没有人把它太当回事,只是实验室的东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甚至给出了更悲观的预期。

在业内一线可燃冰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苏新的工作日程表中,“考察”而非“应用”才是高频词汇。在进行了3天的匆忙准备后,苏新又踏上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可燃冰公海考察旅程。

让可燃冰成为中国能源的新动力,蓝图远比现实更靠近我们。

一个值得注意的隐患是,在可燃冰远没有成为舞台正中央聚光灯下的焦点之时,众多以其“概念”谋利的人,正不惜将可燃冰推向一个泡沫化深渊。

这有可能让中国可燃冰产业患上严重的先天性疾病,甚至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新贵遇冷

3月12日,由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公司领导的实验小组当天从爱知县附近深海的可燃冰层中提取出甲烷,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随后该公司宣布,争取在2019年3月前将可燃冰技术投入使用。

不出意料,随即与可燃冰开发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江钻股份、中海默科技、吉艾科技等热门股票连日走强。其中,江钻股份更是在市场受到热捧,其股价累计涨幅达61.6%。

虽然股价单边上涨,但企业进入可燃冰领域的热情并不高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多家公司也被问及是否涉足可燃冰开发,不过均未得到正面答复甚至被矢口否认。

江钻股份副董事长谢永金表示,公司也关注到全球首次成功在海底开采出可燃冰的消息,但就公司来说,目前既没有投入相关研究,更没有相关产品。“我们很感兴趣,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能够在这个事情上做什么,怎么做。未来在机会成熟的时候当然会介入。”在谢永金眼里,可燃冰离商业化还相当远。

与企业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大部分业内专家。“可燃冰现在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基本还没有企业在做。”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目前发现的是可燃冰资源量,而不是储量,到底有多少可燃冰还是未知数。

谈及日本为何走在可燃冰研究前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师鲍敬伟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日本能源十分匮乏,大多依靠进口。尤其在福岛核事故之后,核电厂的关闭更是倒逼其寻找新的能源替代品,可以说是形势所迫。

鲍敬伟认为,日本在可燃冰方面只能算小规模的试商业化开采,还没形成较大规模。他向记者透露,美国在可燃冰领域的投入也很大,并且研究的比较持久和深入。从目前来看,可能已基本接近商业化开采。

相对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可燃冰研究要滞后五六年,但近年来进步不小,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今年6月份,搭载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执行为期103天的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

据了解,“蛟龙”首站南海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国内海洋油气资源最发达的区域绘制一份海底“藏油图”,并重点考察“冷泉”(可燃冰的海底出口)。

“海底到处都有可燃冰,只要是适量的甲烷,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就能形成可燃冰,海底大部分区域基本都能满足这个条件。”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方念桥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

方念桥对于可燃冰的储量保持乐观,但对能不能开采出来加以利用却略显悲观。首先由于海底可燃冰太分散,没有富集成矿,不能有效地开采出来。其次是可燃冰不稳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一改变就不存在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可燃冰实现商业化开采需要解决的难题。

可燃冰遇冷不仅仅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更多压力来自它的新能源伙伴——页岩气开采的缓慢进程。

前车之鉴

“高烧”渐退的页岩气在新能源快车道上踩了一脚急刹车。

“从前两轮页岩气招标结果来看,目前只有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长石油几家公司进行投资打井工作,其他企业根本没什么动静。”在鲍敬伟看来,“其他企业”主要包括搞有色金属、煤炭、电力以及做投资等的非石油行业公司,多是借着页岩气的开发热潮来赶把时髦,可谓重在参与。

另据了解,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明确表示会参与页岩气第三轮投标,毕竟到了开始真金白银往里砸钱的时候,其余大部分企业都在观望中。“股票好的时候,大家觉得可能还会涨才会去买,现在股票不好了,谁还会去买呢?”鲍敬伟用股票比喻目前页岩气开发的窘境。

他预计,国土资源部计划今年召进行的第三轮招标很有可能延期。除非拿出非常优质的区块,并且国家出台更多的补贴政策,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进来。

至于中标企业如果完不成承诺的投入,国土资源部也表示会密切跟踪各区块勘查工作进展,督促企业按照承诺的勘查工作量和进度切实开展工作,对圈而不探甚至用区块圈钱且情节严重的,将缩减区块面积直至收回区块。

页岩气开发的尴尬处境,成为可燃冰的前车之鉴,也给其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

非常规天然气开采都是非常专业的行业,没有技术和人才储备,根本行不通。即使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也不见得就一定能成功。

以神华为例,目前在页岩气领域已投资6亿元进行地质研究,虽然前期勘探工作基本完成,但也还停留在定井位的初级阶段。

日前,“不差钱”的神华又将目标转向可燃冰领域,与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签订合约,计划投资6600万元用于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3个露天可燃冰项目的勘探。

神华的新能源布局在一位业内专家看来,颇有遍地撒网的意思。但在可燃冰领域,神华与专业油气公司的技术差距并不是很大,此番尝试也未尝不可。

业内猜测,一旦可燃冰资源得到深度开发,或将改变全球的能源消费结构。

不过林伯强认为,上述猜测都是建立在可燃冰能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假设”基础上。“可燃冰开采目前基本上还都在实验室阶段,未来开采仍存在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林伯强表示,一方面,可燃冰现阶段开采成本非常高,远高于原油开采的成本;另一方面,一旦开采可燃冰,很可能对当地的冻土或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破坏,如强行开采,恐将得不偿失。

除了技术问题,体制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林伯强看来,体制很关键,因为涉及到价格问题。目前来看,页岩气已走到可以谈论体制、技术和市场问题的程度,但可燃冰依然差得很远。

快慢之争

“我的预期不是很乐观。即使日本能够商业化开采,也并不意味着我国能取得多大的进展。”董秀成显然是悲观派中的一员,可燃冰开采成本比页岩气还要高,最终能否大规模生产取决于经济利益。

比如中石油,每年都要进行大量投资,但投资是讲回报的,一定优先投资相对技术研究较为成熟的常规油气资源,像可燃冰这种非常规油气资源也只是作为技术储备。

在他看来,“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的可燃冰领域,连中石油这样的“大碗”都十分谨慎,显然不适合民营企业进入。

但也并非完全无路可走。鲍敬伟认为,民营企业在技术成熟、人才储备充足后,再进入比较合适。毕竟投资上亿元,但几年都不赚钱的“买卖”在民营企业眼中有些得不偿失。

当然也不全是坏消息,至少国家层面对可燃冰态度并不那么悲观。

2011年~2012年,中国工程院做了很多关于非常规天然气的研究,分别将致密气和煤层气、页岩气以及天然气水合物作为课题研究,把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鲍敬伟向记者透露,科技部目前打算将页岩气、致密气和天然气水合物一起单独成立第17个重大科技专项,高层已对此达成共识,现在已经进入课题的设计和准备阶段。

可燃冰研究上升到重大科技专项的高度,资金扶持力度无疑将会更大。

一旦可燃冰技术成熟,可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其影响力至少不会低于页岩气。持这种观点的院士认为,在油气和页岩气分别落后于人的情况下,可燃冰对大家来说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应该加大研究力度,争取在可燃冰方面不落后,甚至走在别人前面。

当然,反对意见则担心,持续资金高投入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取得重大成果,可燃冰领域高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和商业风险很有可能带来人力、物力、财力俱耗的结果。

头脑冷静,不要盲目乐观跟进。这是方念桥给可燃冰领域专家学者的一句忠告。“能够全部实现能源结构的替代不太实际,能够替代20%还是可行的。”在他看来,如果能从技术层面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从长远发展来看,可燃冰还是有戏的。

由于陆上开采技术更为简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孟弘认为,我国应先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可燃冰的开发研究入手,等技术手段成熟之后,再转向海域,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对当前我国“可燃冰”研究提出了三大原则:技术上要切实可行,经济上要有利可图,环境上不能有害。他呼吁,要着重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尽快查明资源家底。二是加速研发勘探开采技术,比如钻探工艺、工具研发等。三是制定环境效应的评估标准,包括调查评价海底地形地貌、岩层性质、断裂走向以及甲烷和二氧化碳泄漏的控制。“前提是国家要加大投入,各部门要联动统筹部署、制定规划,另外,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紧培养复合型人才,这需要国家层面的培养、协调和支持。”他强调说。

快跑还是慢走?直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前,这将会一直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但从目前页岩气的发展情况来看,慢走可能会成为可燃冰发展的上策。

上一篇:循序渐进建设智慧城市 下一篇:武汉新港助推“中部崛起”